理念是實踐的前提、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更新理念是當今新型教學中的新思想,也是上好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化學新課程基本理念之一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而且是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親身感受化學。為此,筆者在教學設計中根據“生活——化學——社會”的線索來組織課堂教學,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認真開展好實驗課教學,以學生感覺來構建學習框架,以學生興趣來引導他們在主動參與、大膽實踐、積極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實現課改的目標要求,完成教與學的主要任務,獲取有效性課堂實踐的效益。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在初中化學課基礎之上進一步突出和強化核心概念的結構,突出化學觀念之間的本質聯系,強調幫助學生建立核心的化學概念,以及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和思想,培養(yǎng)學生探究合作學習。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對觀念教學的要求,我們就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全面將“問題教學法”和“探究法”貫穿于課堂教學,來完成所要達到的知識、方法、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目標。

教學設計是課前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過程,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以新理念為指導,按課程要求統(tǒng)籌安排好“教的設計”和“學的設計”,合理開發(fā)和有效利用相關課程資源組織學習內容,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完全實現三維學習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例舉月餅長久擱置仍味美香甜,奧秘就在脫氧劑。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新課程理念,完全凸顯新課程時代性的明顯特征。另外,原電池裝置實驗可運用在教學深度的控制,在潛移默化中易于攻破難點,直觀體現出氧化還原的實質問題。這種實際學習調查,既可拓寬學生視野,又可誘發(fā)學生探究實驗的欲望。

轉變教學行為是上好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只有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發(fā)生轉變,才有學生的地位和行為的轉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才有可能實現。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問題教學法,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為中心,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引發(fā)學生來思考、探究,在問題與探究的更替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如鋅與稀硫酸的反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將鋅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觀察有無明顯變化;將兩者用導線連接,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有無偏轉,若偏轉證明了什么……問題思考中明確了實質,產生了質疑,激發(fā)了興趣。

體驗感悟是上好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核心。真正的體驗、感悟是現代課程設計的最基本要求,也伴隨人的認知重要過程,又是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綜合作用的結果。為此我們實施“體驗-感悟”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可發(fā)揮重要作用。如教學過程中我們用實際知識作為工具和載體來說明氧化還原反應中確實有電子的轉移,讓學生消除學習中的疑點。通過概括提煉,遷移到概念知識,為氧化劑、還原劑等的學習夯實基礎。同時也為更深層的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拓寬知識境界,突破教材限制。把教材內容進行分散與整合,將難點分散于教學中,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實入手,從化學的視角提取問題,并以問題探究為主線,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將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放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在感受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努力使化學課堂體現社會、體現生活、體現真實。在此我們大力提倡、及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社會中充分應用化學知識為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深刻體會化學知識的真正價值,又能使我們更加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真正地掌握、運用科學,用好科學。

總之,依據新課程理念設計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發(fā)現探究的勇氣,也有利于學習方法的進展和能力的提高。同時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質疑解難的問題教學法和探究法教學,突出實驗教學,注重師生合作探究,真正實現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