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政治課情境教學法
作者:陜西省神木四中 黨彥平
發(fā)布時間:2012-07-16 11:28:1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講,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和環(huán)境能使學生心理處于最低焦慮狀態(tài),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幫助學生認知課本的內(nèi)容和知識要點,拓寬知識領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在政治教學中應該如何創(chuàng)設參與情境,提高自主教學的魅力呢?
一、營造民主情境——使學生有參與的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diào)整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課堂教學活動在民主、平等、和諧、寬容的環(huán)境中展開。教師要善于利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真誠的微笑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距離;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和真實的情感去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提倡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學生回答不妥的問題,絕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語言挖苦、諷刺。遇到問題與學生平等協(xié)商,師生之間通過開誠布公的對話來相互溝通;學生有新的觀點和不同見解,教師應虛心容納和接受。在這種情與情相融、心與心相碰、教與學相長、學與學互促的情境中,學生的主體意識才會有形成的土壤。
二、創(chuàng)建樂學情境——使學生有參與的心情
學習需要動力,也需要激情,有了激情和動力就能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探索的愿望,而激情來自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過程中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有樂于參與的心情是很重要的。激發(fā)興趣的手段有故事、笑話、音樂、漫畫、表演小品、視頻材料、文字材料等。例如在《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這一框的教學中,我用《愛的奉獻》這一首歌導入,課堂教學就是從這一讓人回腸蕩氣、熱血沸騰的歌聲中開始的。這樣上課開始,學生就有了非常飽滿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急于參與的心理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懸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情境,可以在學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種強烈的掛念,使學生產(chǎn)生期盼、渴知的心理狀態(tài),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引導學生積極而主動地思考和探索。在講到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的時候,結合《感動中國》的實例讓學生針對在當前社會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只要求自我價值的現(xiàn)象和行為進行反思、質疑,適時引導,使學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收到教學目的。
四、設置空白情境——使學生有參與的時間與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忽略創(chuàng)設空白情境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得過于緊湊,幾乎不給學生留下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時間,這事實上就使學生失去參與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有張有弛、適當創(chuàng)設空白情境,在給學生以思考、休息、調(diào)整的機會的同時,也給學生制造充分顯示主體作用的時機,強化了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使學生較為自由和靈活地進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創(chuàng)新。如在分析權利與義務關系時,創(chuàng)設人大代表的選舉情境,讓學生思考人大代表的權利與義務的體現(xiàn)。
五、創(chuàng)設成功情境——使學生想再次參與
成為一個成功的學習者,是每個學生的愿望。在學習中體驗成功,不僅可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提供較強地動機,還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穩(wěn)定的情緒體驗、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樂觀向上的個性品質。創(chuàng)設成功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應成為我們的教學任務之一。教學中,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充分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努力開發(fā)和利用學生間的差異,有目的地分層次教學,如教材中的難點要分散進行,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學習臺階”,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實行較高水平層次的培養(yǎng),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采取補救措施,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充分滿足學生自我尊重和自我要求成功的需要,在成功的學習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創(chuàng)設成功情境要注意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以學生為依據(jù),教學目標必須是學生在參與時可以通過努力得到和實現(xiàn)的。
情境教學法是以興趣為先導,以知識框架為基礎,以思維訓練為中心,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情境教學法本身是一個嚴謹?shù)慕虒W方法,但在運用過程中應注意:“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我們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學生主體做到“因材施教”,同時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模式,力爭使情境教學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