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重在效率,同樣老師授課也應注重提高效率。只有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那么,應該怎樣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該注重以下環(huán)節(jié)。

一、 導入新穎,激發(fā)興趣

“興趣與質量成正比”,興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關鍵所在。古人云:“愛之厚,則知之深;知之深,則求之切?!币磺谐晒υ从谂d趣。課前的激情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教師想要講授的內容產生探究的興趣,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引領學生走入文境。如“謎語引題”、“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音樂引趣”等。例如講《草原》這課時,一開始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現美麗大草原的畫面,同時播放騰格爾演唱的《天堂》歌曲,很自然地就把學生帶入了草原美麗的境界中。所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二、 精心準備,方法獨特

突破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是高效課堂之關鍵。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就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激勵者、指導者和組織者。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巧設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情激學,讓學生從情境中得以回味,產生一定的意境感悟,才能達到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二是渲染語境。良好的學習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chuàng)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三是相互真誠?!罢鎸嵉牟攀敲利惖摹?,教師只有自己率先做真人、說真話、表真情,才有課堂上真正的師生無間,真正的真情對話。在課堂上,“生動”不是“真動”,只有“心動”才是“真動”。只有學生心動,課堂上才會情思飛揚,言語鮮活;只有學生心動,孩子們才會暢所欲言,妙語連珠;只有學生心動,課堂上才會有思維的碰撞,智慧的交流。四是注重美感。小學語文教材是數十名專家常年研究語文教學,從上萬篇文章中精挑細選精編而成,它既有傳統(tǒng)性也有時代性,里面的文章也罷,詩歌也罷,讀起來都是美不勝收。那么作為老師來講,要把文章的美開發(fā)出來,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文字的美,這樣他學起語文來就有無窮的動力。這一點特別重要,小學語文是基礎。如果我們語文老師不注重語文中的美感,把語文課講得索然無味,學生怎會有興趣去學呢?

三、 畫龍點睛,意猶未盡

如果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美妙的結尾就使成功更完美。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更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堂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例如教完《少年閏土》一文最后一節(jié),師:“同學們,‘我’和閏土少年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離別時難舍難分。在經歷二十年后,我們又相見了。這時我們又怎樣呢?”讓學生大膽猜測,積極發(fā)言后,師總結:“大家說得很好,想象也很豐富,可惜都想錯了。二十年后,閏土見了‘我’就喊‘老爺’,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知道嗎?請同學們課后到圖書館閱讀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就明白了”。又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可在總結課文,學生交流完結尾處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時的感受后,引導學生說說你想對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說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通過學習使他們感受到父愛的偉大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熏陶,感染,這樣的結尾,往往令人慕懷難忘。

由此可見,只有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能力,從而獲得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