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藍締友誼 攜手共成長 ——“高新一小大學區(qū)”師徒結對活動成員校領導感言
作者:本刊記者 任小朋
發(fā)布時間:2013-07-15 17:18: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甘家寨小學單軍輝:高新一小與我們甘家寨小學雖近在咫尺間,但卻又“相距”千里之遙。我有幸參加大學區(qū)“師徒結對”儀式暨各校特色展示活動,感受高新一小濃郁的校園氛圍,心中的激動不言而喻。感謝西安市教育局、雁塔區(qū)教育局推行的大學區(qū)活動,感謝高新一小對我們這些成員校的悅納與幫助。今后,我們學校要從辦學理念、校風學風建設、學校文化建設、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向高新一小學習,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潛心發(fā)展,奮起直追,縮小差距,無愧于“高新一小大學區(qū)”的稱號,最終實現我校由弱變強,趨向于高新一小的目標。
木塔寨小學賀衛(wèi)華:實行“大學區(qū)管理制”后,學校之間的合作將更為密切,優(yōu)質學校帶動作用也更加明顯,既能學區(qū)內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實現教育公平,同時也是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和解決擇校問題的重要方法。伴著大學區(qū)推進的節(jié)拍,高新一小及五個成員?!皫熗浇Y對”活動隆重舉行。相信通過結對活動能讓我們的年輕教師接受到更加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與優(yōu)秀的教師交流的機會增多,使年輕教師能夠更快地“做好人、教好書、辦好事”,促進年輕教師的更快成長,幫助學校提高教學水平,也相信我們的年輕教師能夠珍惜機遇,誠心拜師,虛心求教,潛心鉆研,為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為雁塔的教育作出新貢獻。
南窯頭小學焦中會:我校5名教師參加“師徒結對”活動。其中葉寧、湯慧、原蕾、石潔、吳潔這五位教師還有幸在這次活動中拜高新一小的老師為師傅。其中,我校原蕾老師的語文展示課,受到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這充分展現出我校青年教師的教學風采。教學研討活動密切聚焦課堂,高新一小的中青年教師在活動中一展風采,學科骨干教師率先示范,為我們進行示范和引領?;顒又校瑹o論你進入哪個老師的課堂,都可領略老師們敬業(yè)樂業(yè)、追求卓越的風采,都可看到孩子們朝氣蓬勃、求知若渴的面貌,更可目睹教師交流教學技能和策略的熱烈場面。此情此景,無不令人為學校發(fā)展的明天充滿信心。相信隨著“大學區(qū)活動”的深入開展,我校將在學區(qū)長學校的帶領下,積極進取,改革創(chuàng)新,頑強拼搏,最終實現教育管理和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雙水磨小學孫龍泉:我作為一名高新一小大學區(qū)成員參加了師徒結隊活動,心里頗為高興。一是我們能與高新一小這樣的名校結伴,實乃雙水磨小學全體師生的榮幸,從此以后我們可以盡情地共享他們的優(yōu)秀教育資源,促進學校跨越式發(fā)展。二是師徒結隊,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又弘揚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使孔圣人的教育之道得以發(fā)揚光大,也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可謂近水樓臺先得“經”。三是在大學區(qū)長劉英明的英明領導下,我們相互精誠合作,全力打造大學區(qū)品牌,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團隊。
辛莊小學許小寧:高新一小和我們丈八街辦五所學校組成大學區(qū),實現教育均衡,資源共享是我市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之舉。如何操作,如何實現雙贏,如何不流于形式,是一直縈繞在我們心頭的疑云,所以雖然期盼與高起點、高水平的高新一小接軌,但總有一種難以望其項背的感覺。高新一小大學區(qū)師徒結對活動隆重而熱烈,不搞花拳繡腿,不搞形式主義,誠懇而熱情。25位師傅站在臺上,那種精神與活力、那種自信與熱情,傳遞著高新一小特有的精神和氣質。把我們的青年教師交給他們,作為領導都不由心頭一熱。劉英明校長熱情洋溢的一番講話,更讓我們對大學區(qū)的未來充滿了信心,精誠合作,群策群力,同長共進,協(xié)作共贏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六個成員學校一定會鼎力支持合作,同心共濟,摶心揖志,潛心奉獻教育,春華秋實,努力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