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使英語基礎教學在課程理念、課程標準和教學方式上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如何打造自主化、活動化、生活化、情感化的課堂教學,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jīng)過不斷的教學探索,我對此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現(xiàn)請各位同仁指正。

一、認真分析教材結構,緊抓其特點

高中英語教材中,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如旅游、體育、運動、科技發(fā)展、交友、購物、環(huán)境保護、文學藝術、影視藝術等,并且將各個任務板塊有機地串了起來,教師應根據(jù)各個板塊的特點,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進行有特點、有針對性的教學。如相關的語言綜合運用習題及寫作練習范例,要求學生進行英語模仿寫作,主張通過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整個編排體系系統(tǒng)完整,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系統(tǒng)訓練的要求,而且給了教師更自由的發(fā)揮空間,教師應根據(jù)自身教學特點,對教材進行二次處理,以促進教材內(nèi)容特點的體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用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使課堂教學得到真實的效率提升。

二、從嚴要求自己,提高教師素質(zhì)

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師的必備條件是熟悉這門外語以及學生的本族語,且具有組織整個教學大綱和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以及傳授這個材料最有效途徑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師必須以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質(zhì)。首先我們應該常讀幾本有關英語教學方法理論的書,學習其中的先進經(jīng)驗和方法。然后結合新大綱,熟讀并吃透教材以及其他英語教學參考讀物。在課堂教學時,應堅持用英語上課,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對學生的回答評價,對于一些學生難懂的地方,可以適當?shù)卮钆渲w語言。如果覺得自身素質(zhì)過差,還可爭取學習進俢的機會,努力改變現(xiàn)狀,提高自己,適應新教材。

三、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在活動中學生應是活動的中心和主體?;顒诱n的重心是讓學生在整個活動中不是“靜聽”,而是“活動”。課堂中的活動,可不拘一格,可以查資料:通過查閱報刊、圖書、上網(wǎng)等,掌握一定的事例、數(shù)據(jù)、圖文,分析說明實際問題,如搜集材料說明“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in table manners?!笨梢允且詫嶋H應用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活動:如講授SB1 Unit9 Saving the earth時,針對本校的環(huán)境問題,提幾條合理化的建議,或為校園綠化設計幾條宣傳標語;教學“Advertisement”時,為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設計幾條宣傳廣告語等。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知識儲備,應變能力時刻都將受到考驗,以往一些專業(yè)和非專業(yè)知識也進行了“更新?lián)Q代”。因此,我們更需提高自身素質(zhì),以便更好地以參與者、指導者的雙重身份參與活動。學生們在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知識和體驗。

四、讓合作學習真實而有實效

想要發(fā)揮小組合作的最佳效果,首先座位的科學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每次活動小組的組成,最好是身邊就近的同學,盡量4人一組,其中有1人優(yōu)秀、2人中等、1人學困。這樣的安排便于學生交流,而且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我、展示個性的機會,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求,有時還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在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結果上有很強的相互依賴性,所以,我們可以對學習任務進行分割,對其結果進行整合,各小組分擔課題,然后全班匯總,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最后,小組分配角色,每個人在他的角色中都可以作為小組的領導。根據(jù)不同的合作任務由2—4人組成,確保每位組員都能擔任一定的角色,并負起每個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即各司其職。同時,為便于團結協(xié)作和培養(yǎng)各項能力還規(guī)定組內(nèi)成員應定期互換角色,體驗不同的責任。

以上是本人對高中英語教學實效的一些反思和實踐,雖然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和學習,望各位同仁批評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