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礦區(qū)中學 連志梅
發(fā)布時間:2013-11-19 17:38: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即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聽說是人們與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生活中45%的信息是靠聽獲取的,30%的信息是靠說傳遞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語言學習中,聽說既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也是組織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手段。通過聽說,可以獲得表達思想所需要的大量語言材料。
“聽”是人們交流活動的最基本形式,有了聽,才會有說。語言學家說過:“學生會說英語的前提是聽?!边@就表明“聽”是語言之源。語言教學中的聽,實質上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交際能力。和“說”相比,“聽”是一種接受性的技能,它處于被動而隱形的地位。在語言學習活動中,人們正是通過這種領會能力,獲得大量語言材料和對一種新的語言的認識,并促進說、讀、寫等其他言語技能的發(fā)展。在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中,作為教師必須知道這樣一個道理:“聽”不是一種消極接受信息的活動,而是依據自己所具備的語言知識,通過聽的潛能,從音流中獲得信息的一種積極的活動。在目前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要訓練好學生“聽”的能力,必須加大聽的力度,其主要途徑有兩條:(1)教師說英語。教師說英語,對學生而言是面對面的,有生動畫面的,有情景的,有情緒的。聽力訓練必須精泛結合,主動地聽與被動地聽相結合。精聽的要求是:教師根據特定的教學目的設計,如掌握某些因素的發(fā)音要點,辨別發(fā)音相近的因素,識別和模仿句子的重音、語調,領會課文大意,模仿課文朗讀,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等等。精選聽的材料,組織聽的活動,并向學生講明要求以及應注意的要點,使教學雙方目標一致,協(xié)同合作,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泛聽則是教師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聽英語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通過聽覺接觸大量的英語,在長期的聽英語的活動中,逐步發(fā)展聽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聽老師和其他同學講英語是培養(yǎng)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應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講解課文;應堅持用正常的語速講讀英語,并鼓勵學生大膽講英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濃厚的英語課堂氣氛。(2)聽錄音。聽力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聽懂地道的英語,因此必須讓學生多聽錄音,多聽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習慣聽不同年齡、性別、身份的人在不同場合的發(fā)音。因此,聽錄音是培養(yǎng)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僅能糾正學生的發(fā)音,而且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電教設備,提高教學效果。
“說”是指用英語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學生說英語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在能否準確、熟練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說”的訓練必須包括兩個基本因素:一是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所需的語言材料;二是培養(yǎng)學生根據談話內容和交際的需要,用正確的語音、語調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罢f”的訓練應注意以下原則:(1)在聽英語的基礎上說英語,才能保證“說”的訓練順利進行。通過聽英、美人的錄音,可以學到地道的語音、語調。由聽英語到說英語,能啟發(fā)學生說的強烈欲望,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2)狠抓句型練習,句子是表達思想的基本語言單位。句型練習是學生從領會、吸收、掌握語言材料到學以致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3)盡可能使訓練活動交際化,努力增加說的機會。交際性的口語練習,才是真正具有實踐意義的訓練活動,是訓練活動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4)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創(chuàng)造條件使說的內容盡可能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增加學生說的機會,使他們在說英語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總之,聽說訓練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低下,必然會影響其他能力(如讀寫)的發(fā)展,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中學英語教學要重視聽說訓練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聽說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