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回顧反思 促進有效學習
作者: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龍川小學 李 偉
發(fā)布時間:2014-05-12 15:42: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數(shù)學的有效教學是建立在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之初的“備學生”,要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充分了解。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對學生已有認知水平的了解,不僅可以使教師找到新知識的生長點,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而且在回顧舊知的過程中,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需,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欲望,為新知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動機。一、回顧舊知,促進新知學習
1.回顧舊知,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學生在學習之前并不是一張白紙,我們對他們必須要有充分地準備和認識,否則新知教學很容易陷入一種索然無味的狀態(tài),學生認為新知識太簡單了不過如此,而缺乏繼續(xù)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這將對新知的教學極為不利。但如果在教學之前對學生就有充分地認識和了解,不僅可以針對學生學習的現(xiàn)狀和水平巧妙設計,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合理分配時間,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真正需要之處。
2.回顧舊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
所謂內部動機是指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發(fā)的動機。動機滿足于活動之內。它不需要外界的誘因、懲罰來使行動指向目標,因為行動本身就是一種動力。回顧舊知的同時,可以針對舊知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不服輸?shù)膭蓬^。在這種勁頭的驅使下學生學習的熱情才會充分激發(fā),學習效果最佳。
二、回顧方法,促進策略遷移
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如果只停留在讓學生做出各式各樣的題目,僅僅關注問題解決了沒有,而疏于引導學生反思數(shù)學問題解決的過程,將不利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常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不但能讓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還能讓學生學會許多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策略,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三、回顧過程,促進知識內化
在課堂教學告以段落時,我們要適時引導學生對本課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認真回顧和總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拓展和遷移,從而使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讓學生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認知,促進知識的同化、內化和延展。例如在教學“認識千克”這一課時,我們是先讓學生認識生活中1千克的物品,接下來介紹常用的測量質量的儀器,并且讓學生親自動手稱一稱1千克的雞蛋大約有多少個,動手掂一掂1千克的大米大約有多重,并和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比一比,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這種對學習過程的回憶與總結,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有用,更要讓學生體會到1千克的實際重量,從而在頭腦里真正建立起1千克的概念,同時也使學生對千克的認識從開始的表面理解到進一步納入到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中去,使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內化和延展。
四、自我回顧,促進共同成長
1.教后反思,促提高。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充分預設,但是整個教學的展開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師的預設進行的。在教學中時常會撞擊出新的智慧的火花,或產生超出預設的問題。正是由于新的火花的出現(xiàn)、新的問題的產生才會使我們的教學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因此教學后適時記錄下這些問題不僅有利于今后的教學工作,而且對于我們今后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2.學后反思,促遷移。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要始終充分調動自我學習的潛能,不僅要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并且要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其自我反思,今天我學習的知識有什么用,對于我今后繼續(xù)學習什么樣的知識會有用,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數(shù)學教學的探究和實踐免不了不足和缺撼,教師要認真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行為,質疑自己的問題,特別是要對低效甚至無效的原因進行分析,學生也要在收獲時深入反思才能促進知識的內化和延展。反思貴在自覺,貴在堅持,教師和學生不斷自我反思才能使教學這個雙邊活動越來越有效,越來越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