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采用實驗法等對咸陽高校大學生進行不同體育運動的干預實驗。結果表明:運動干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干預措施之一;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的影響程度不同,不能盲目運用運動手段進行干預,要針對大學生個體差異選擇最佳運動干預方案。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亞健康 運動干預

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專項科研基金項目,基金編號:08XSYK201。

目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引起社會的密切關注,許多高校也為此專門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等,但是,運用體育運動手段干預心理亞健康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從調(diào)查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況入手,采用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對大學生的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進行干預,為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問題的研究和解決方案提供參考。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咸陽師范學院、西藏民族學院、陜西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各2個教學選修班的240名大學生為實驗對象。

2.研究方法

采用實驗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其中,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運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 表示,各因子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P<0 .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析與討論

1.采用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干預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調(diào)查

選取咸陽師范學院、西藏民族學院、陜西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各2個教學選修班的240名大學生為實驗對象。各班按課程選修項目類型劃分,包括足球、羽毛球、健美操、體育舞蹈和武術5個項目,各班人數(shù)40人。干預時間為12周,每周3次課,每次60分鐘(主課時間),由教師配合學生個體主觀感覺來控制運動強度。

通過12周后對不同運動項目組別的測試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表1),得出所有的運動項目在軀體化癥狀、強迫性、精神病性、飲食與睡眠4項指標中差異不顯著。各運動項目組在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偏執(zhí)指標中差異比較顯著(p<0 .05)。抑郁、敵意的差異非常顯著(p<0.01)。

表1 咸陽市大學生各運動項目因子的方差分析

2.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干預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效果分析

不能盲目選擇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心理亞健康干預,要針對個體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選擇最適宜的運動干預方案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⑴足球。通過練習,大學生在個人技術能力方面有了很大進步,無形之中使他們的自信心得以提高,所以對改善焦慮,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⑵羽毛球。羽毛球運動培養(yǎng)了學生機智靈活、刻苦頑強、努力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對改善大學生的抑郁、恐怖具有積極、明顯的促進作用。但基于求勝求好的心態(tài),可能對焦慮因子的影響比較明顯,因此,對于焦慮癥狀明顯的人不宜采用小球類項目作為運動干預手段。

⑶健美操、體育舞蹈。健美操、體育舞蹈屬于操、舞類項目,優(yōu)美的音樂能調(diào)動練習者的興奮性,激發(fā)快樂的情緒,能有效轉移注意力,忘掉失意和壓抑,從而調(diào)節(jié)學習、生活中的緊張情緒,因此對改善大學生抑郁、自卑,培養(yǎng)自我表現(xiàn)力有促進作用。

⑷武術。武術是我國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講究的是道德、修養(yǎng)、禮儀的學習,在技術上往往要求把內(nèi)在精、氣、神與外部形體動作緊密相合,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和禮讓謙遜、寬厚待人的美德。

運動干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干預措施之一,要結合大學生的個人愛好,針對大學生個體的不同采取相應措施,選擇最佳運動干預方案,并結合心理健康咨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以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邰啟揚等.心理亞健康解決方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2]張棣,馮永麗,孫玲玲等.不同類型健康體育課程干預模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2):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