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真實體驗 促進道德成長
作者: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小學 朱 慧
發(fā)布時間:2015-05-22 10:48:2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思想品德作為一個人思想傾向、行為習慣、價值選擇等心理特點的綜合,它對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小學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培養(yǎng)學生性格、思想、行為的重要時期。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而這又必須從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開始入手。一、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引導體驗
以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拉拉手 交朋友》為例,這是學生告別幼兒園教育,開始進入小學教育的過渡教學,這一章節(jié)主要是在新學校、新班級認識新同學的相關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嘗試以傾聽者、旁觀者的角色,邀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見聞,比如講講自己對新班級的評價、認識了哪些小伙伴、喜歡和哪些小伙伴在一起等,從這些話題切入去引導學生體驗交朋識友,并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緒。比如不適應、感到陌生、因膽小或羞怯而不敢主動與同學親近、想念幼兒園的玩伴、一時無法適應學校課堂的作息時間與學習環(huán)境等,在捕獲這些情緒的過程中去幫助學生克服交際困難,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陽光自信、大方開朗、積極主動、熱情友善等性格特點,與此同時,教育學生主動去幫助有需要的同學、主動去關心身邊的同學等??偟膩碇v,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引導體驗的目的在于有方向性地去了解并感知學生的真實體驗,并在過程中促進道德成長。
二、以群體特點為前提,尊重體驗
以追星教育為例,許多學生都以歌星、演員等明星作為自己的偶像,時刻關心、關注乃至模仿他們的一舉一動,然而明星并不是十全十美、毫無缺點的,他們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假如學生不辨是非,盲目模仿,則很容易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對于這一問題,教師不應當采取強制性、規(guī)勸性或命令式的教育,而是要從學生的特點入手,在尊重學生追星行為的同時,向?qū)W生推薦正面的人物形象,提醒學生多學習偶像身上的優(yōu)點,比如為了夢想而不懈努力,比如十年如一日地練習,比如投身于慈善事業(yè),比如敢于挑戰(zhàn)自我等,而對于偶像身上的缺點,則要客觀地去評價,盡量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通過這種提醒式的教育,學生既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又能夠?qū)W習到如何正確地去評價??偟膩碇v,以群體特點為前提,尊重學生體驗的目的在于保證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更貼近學生,從而以更自然、更親切地方式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
三、以生活實例為藍本,強化體驗
比如二年級下冊《學做文明人》,根據(jù)教學要求,教師會從家里待客、外出做客、戶外活動、個人玩耍這四種情況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舉出學生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比如家里來客人之前先打掃衛(wèi)生,客人到來時準備茶水點心,陪同作伴,客人要離開時告別寒暄,外出做客進門時微笑問好,在客人家玩耍過后要幫忙把玩具、書籍等收拾整齊,戶外活動在公共場合時避免大聲喧嘩、按秩序排隊等。引入生活實例的好處在于一方面可以通過情景重現(xiàn)、事例回顧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的體驗,從而更為準確地抓住學生的真實體驗。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將學習內(nèi)容融入到生活之中,從而真正實現(xiàn)幫助學生提升道德水平,樹立美好情操的教學目的。
四、以角色模擬為嘗試,創(chuàng)造體驗
比如三年級下冊《我的鄰里生活》,教材是從“我”的角度出發(fā)來看待鄰居家的小伙伴與鄰里生活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模擬自己鄰居家的伙伴,從對方的視角去審視“我”有哪些不足與優(yōu)點,有哪些值得稱贊的地方或可以改進的地方??偟膩碇v,以角色模擬的方式來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換位的思考方式,從而在模擬的過程中學會更好地去體諒、幫助、關愛、理解、支持其他人。另一方面,可以在創(chuàng)造體驗的過程中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有效延展教學內(nèi)容,從而多角度去促進學生道德的成長。
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的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均有較大的影響作用,特別是對于兒童這一群體來講,小學階段是最容易被教育、培養(yǎng)、引導的時期,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應當從兒童群體的心智特點與學習習慣出發(fā),通過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引導體驗、以群體特點為前提,尊重體驗、以生活實例為藍本,強化體驗、以角色模擬為嘗試,創(chuàng)造體驗這四個方面來關注學生的真實體驗,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與判斷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