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語教師進行德育滲透分析,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教師應針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德育教育的內容,及時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為學生營造相對輕松的教學氛圍。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只有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教育,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德育內容。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內容,確定德育教學的目標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每一個單元設計中都包含了一定的德育內容。英語教師在課前備課的環(huán)節(jié),就應注意挖掘、總結教材中的德育知識,并將其融入到教學設計中。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內容,確定德育教學的目標,也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一味地學習英語而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例如,在本校所選的英語課本《典范英語》中,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都是通過理解故事、體會故事中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或者通過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做某件事情的過程,體會孩子們的樂趣,學會享受過程的樂趣,發(fā)現(xiàn)身邊的快樂,以及通過細致地觀察圖片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和勇氣,以此達到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二、 有效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培養(yǎng)學生堅守道德底線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行為,還需思考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合理的加入德育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理解思想道德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識。有效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讓學生堅守道德底線,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健全人格及心理的重要策略。英語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深入探究,有效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培養(yǎng)學生堅守道德底線的教學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獲得全方面發(fā)展。有效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使學生可以輕松掌握德育知識,并感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快樂地參與英語學習。

三、 充分利用教師榜樣,提升學生道德行為

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深刻意識到自身的榜樣作用以及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教師的榜樣作用,提升學生道德行為這一教學方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掌握德育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實踐活動中,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識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英語中,充分利用教師榜樣,激發(fā)學生德育行為這一教學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四、精心組織課內外活動,陶冶學生道德情操

精心組織課內外活動,陶冶學生道德情操,主要是通過英語教師組織的豐富多彩的小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活動的積極性,并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德育知識滲透。同時,在精心組織課內外活動的過程中,還應重視學生參與表現(xiàn)方面是否存在問題,并且及時解決問題,從而真正實現(xiàn)陶冶學生道德情操的發(fā)展目標。如在《典范英語》這套教材中,我們英語組教師經(jīng)常會結合課文相關內容,組織相應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例如,《典范英語》(2a)中的Lesson 9 New Trees 這一課,講述的是孩子們在爸爸帶領下和他們的寵物Floppy一同去公園參加捐樹活動。在這篇課文中,除了帶著同學們認識了主人公們捐樹的位置以及種下的不同種類樹的名稱,還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了植樹的重要性,并且結合我們國內的植樹節(jié)進行輔助教育,由于時間等原因的限制,學生們并沒有實際參與植樹的活動,但最終還是收獲了很多。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學科,是適應時代教育發(fā)展趨勢的表現(xiàn),也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與人們日常的交流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待英語學習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認知水平,而應通過英語學習活動,將德育目標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中,促進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關系,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相關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深入學習英語知識,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實際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