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讓課堂更精彩
作者:陜西省榆林實驗小學 馬隨成
發(fā)布時間:2017-03-23 11:10: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命,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僅是教育教學質量問題,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長的問題,小學階段重要的是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課堂才能“活”起來。
1.小組建設是抓手。
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便是一個團隊。老師把小組管理好,整個班就能管好。小組內管理靠組長,小組間競爭靠激勵評價。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是個別學生的專利,而是大家的問題,小組內人人參與,這樣小組內討論時,人人參與了活動,就無暇玩耍。人人都為小組爭光,小組間形成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達標練習小組內互改,問題以小組呈現、展示,優(yōu)秀學生是小老師,后進學生人人幫。課堂無閑人,人人都參與,給學生更多出彩的機會,讓課堂更精彩。
2.我是課堂小主人。
老師不要太關注自己,以為學生越關注自己,課堂組織的效果就越好。殊不知,一臺晚會,主持人成了主角一定不是成功的晚會。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展示的是學生,表演的是學生,促進的是學生,教師的語言注重引導、評價和激勵,部分學生在大展示中獲得了機會,大部分學生在小組展示交流中表現,人人都是生命課堂的締造者,人人都是緊張學習氛圍中的一分子。知識的傳授與接收,老師想盡辦法遞過去,學生也未必樂意接收;我們要大膽嘗試,出示知識,并指導獲取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自己來取,他們的方法未必不如我們,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激勵他們來取。把工夫下在課前備課中,走進學生,參與到小組,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課堂教育重養(yǎng)成。
課堂既是孩子接受課本知識的場所,也是孩子品格、文明、習慣形成的場所。課堂是教學的場所,書本是育人的載體。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養(yǎng)成教育,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可以鍛煉孩子團結協(xié)助、與人交流的好習慣,小組分工可以鍛煉孩子合作的好習慣,小組展示可以鍛煉孩子積極參與,自信文明的好習慣,一堂精彩的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會了多少,收獲了多少學習方法,提高了多少內在素養(yǎng)。老師把目光聚焦于知識傳授,忽略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這是思想上的誤區(qū),方向上的錯誤,在這樣的思想指引下,備課也將單調,學生知識沒學會,習慣沒養(yǎng)成,成績越來越差。
4.教學活動轉變?yōu)椤盎顒咏虒W”。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尤其是低段,語文課以故事為主,數學課以生活為主,把教學活動轉變?yōu)椤盎顒咏虒W”,符合孩子的天性,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如果課堂學習氛圍營造濃郁,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熱情高漲,興趣將隨之而來。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評價全面靈活,小組內成員將形成合力,小組間形成競爭,緊張的學習氣氛自然形成,興趣油然而生。這要求老師在課前要充分準備,舍得在課堂上放下身段,舍得更新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進游戲活動的規(guī)則,讓學生緊張的學習,熱情的參與,快樂的活動,讓“教學活動”變?yōu)椤盎顒咏虒W”。
一堂堂生動的課,一個個精彩的環(huán)節(jié),一幕幕閃爍的瞬間,都是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鑄就孩子高尚靈魂的不可錯過而又極易錯過的時刻,這就是人們?yōu)楹伟呀處煼Q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