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課本內容的教學時,要凸顯文章內容與表達上的特點,就要根據(jù)文本的教學價值、課標的要求指引、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發(fā)現(xiàn)與提煉,抓住語言精華點展開教學,切忌面面俱到。

1.抓住富有哲理的語言,捕捉技巧,提升認識。

《落花生》一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是父親的話,借物喻理,借花生說做人。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兩個層面來理解:領會父親的話中蘊藏的道理,探究語言構建的基本技巧。父親的話采用了對比的說理技巧,先說蘋果、桃子、石榴高高掛在枝頭,再說花生深埋地下。學習這些富有哲理的話時,要幫助學生理解意思,發(fā)現(xiàn)道理,更要捕捉技巧,明白這些哲理是怎樣傳遞出來的,這樣才能理法兼得。

2.抓住富有美感的語言,豐富語匯,遷移表達。

文章中那些富有美感的語言,不但準確嚴密,而且生動凝練,這些句子最好能熟讀成誦,從而達到豐富語匯、培養(yǎng)語感、規(guī)范語言習慣的目的。《爬山虎的腳》一課對爬山虎腳的描寫用詞準確,用語規(guī)范?!扒o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這句話從腳的生長方向、腳生長的位置、腳的形態(tài)、樣子、數(shù)量等方面寫得清晰明確。“像蝸牛的觸角”,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形象生動,容易引發(fā)聯(lián)想,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這些語言要積累,還要仿照進行表達訓練。

3.抓住富有智慧的語言,訓練思維,發(fā)展能力。

《晏子使楚》一課中,晏子的智慧體現(xiàn)在他的話語中。言為心聲,教學本課,要從晏子的語言入手。晏子面對侮辱是怎樣借力使力,借石反砸的?從晏子反譏的話語中體會人物的智慧,帶出深層次的思考。楚王讓晏子鉆“狗洞”,晏子先為自己“不從小門進”找到理由,再用狗洞聯(lián)系到狗國,最后直指楚國,讓學生體悟晏子幾句話的邏輯關系,以楚王之法反擊楚王,將計就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對于這些富有智慧的語言,要體會語言的巧妙,語言中所包含的人物思維的過程、人物的特點。這樣的過程,豐富了學生對文字形象的感受與理解,使學生獲得了對語言和文學形象的直觀體驗,獲得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4.抓住富有知識的語言,理解表達,形成經驗。

科普小品文往往用語言來傳遞科普知識,文章中既包含科學思維,也包含文學思維,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科普作家是怎樣將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文學的思維方式融為一體的。對于這些語言,了解其中包含的科學知識容易,難的是明白作者使用哪些恰當?shù)姆绞綄⑦@些知識講明白,并為大眾所接受的?!短枴饭灿袃刹糠謨热?,有關太陽的知識和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系,這兩部分內容通過“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這個句子自然連接,承上啟下,串起全文。太陽有什么特點?“遠、大、熱”,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傳遞這些知識的方式,有的準確,有的形象,有的易懂,有的直觀,重要的是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列數(shù)字,科學精準,令人信服;舉例子,借用實例,站得住腳;打比方,形象生動,易于接受……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思考、分析、梳理,逐步掌握了語言文字的特點及運用規(guī)律,形成了個體言語經驗。

5.抓住富有特色的語言,品味藝術,感受魅力。

教學老舍的《貓》,圍繞最富特點的語言展開學習?!柏埖男愿駥嵲谟行┕殴帧边@種拉家常式的語言,可愛又直白,耐讀且內涵深刻。捕捉這樣的語言精華,幫助學生品味老舍的語言特色:京腔京味,很接地氣。閱讀老舍的文章,就好像眼前站著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老人和你聊天,和百姓貼得那樣近,不愧“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毛澤東的《七律·長征》,“逶迤”“磅礴”極言山之高大綿亙,“騰細浪”“走泥丸”極度凸顯紅軍對困難的蔑視。極大和極小的組合,形成反差,縮小夸張和反襯對比的藝術手法的運用,動靜結合,明暗結合,表現(xiàn)出紅軍豪邁的英雄氣概。寫紅軍對水的征服,“暖”和“寒”是詩人精心設計的兩個感情穴位,借助意思相反的主觀感受直接表現(xiàn)了紅軍的英雄氣概,起伏跌宕,張弛有度。這便是偉人的語言風格,磅礴豪放,高華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