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培訓是基于成人學習特點的培訓,成人對學習具有獨立判斷能力,學習出發(fā)點是以生活為中心,擁有豐富的個人經驗和專業(yè)經驗?;诔扇藢W習特點要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有效性,其培訓的內容應是教育知識,培訓應是以問題為導向展開,應在情境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進行培訓,要從外部激勵入手,注重內部激勵,并把以上要求體現在培訓中,對培訓流程進行再造以提升培訓效果。

【關鍵詞】成人學習 輔導員培訓 問題導向 效能提升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資助項目課題《新建醫(yī)學本科院校輔導員職業(yè)認同路徑提升研究》(課題編號:15JK1623)。

輔導員培訓是提高輔導員專業(yè)化水平的主要途徑之一,目前為止,我國基本形成了國家、省級、學校三個層面的輔導員培訓體系。在各級各類輔導員培訓中,主要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形勢政策、心理學、學生事務管理等多方面內容進行專題培訓,基本形成了涵蓋崗前培訓、日常培訓、專題培訓和職業(yè)化培訓為主的四大模塊。培訓實施的途徑主要通過校本培訓、基地培訓、網上課堂、校際交流學習、輔導員攻讀博士項目、社會掛職鍛煉等,其中校本培訓是主要途徑。培訓采取專題講座、案例分析、討論交流、現場觀摩、實踐研修等方式。但是從培訓的整體效果來看,還有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培訓要抓住成人學習的特點,借助管理學的理念,對培訓過程進行流程再造,能有效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效果。

輔導員作為成人學習的特點

1.成人學習者具有獨立人格,對學習具有獨立判斷能力。成人作為學習者是以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參與到一切學習活動中的,成人學習者希望培訓的組織者尊重其獨立地位,把其視為有自我導向能力的人,他們能對學習目標進行設立、過程進行監(jiān)控、結果進行評估,他們需要了解為什么學習新技能、掌握新知識或改變行為。培訓開展前針對為什么培訓的答疑是必要的,以及這樣的學習將如何讓他們受益,成年人需要了解學習目的及其完整而周全的解釋。輔導員作為成人學習者,他們關注學習,能理性審視學習內容、方法對促進自我發(fā)展的效用,在某種程度上,輔導員對自我學習目的的理性判斷能力比其他群體更高。

2.成人學習的出發(fā)點是以生活為中心的。他們的學習需要應對來自真實生活中的情形,目的是提高自身履行職責的能力,這種學習不同于兒童或青少年以科目為中心的學習。只要學習能幫助成人完成任務或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他們就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輔導員參加培訓學習的初衷,從行業(yè)的角度來講是為了促進輔導員專業(yè)化,從個體的角度來說是為了解決輔導員在實踐中面臨的新問題,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水平。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使成人在學習中表現出這樣一種特點,他們以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為訴求,追求學習的直接有用性。

3.成人學習是在一定的經驗基礎上展開的。他們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他們帶著對實踐領域的認知進入培訓學習,這有別于兒童實踐經驗不足的特點。成人學習者的已有經驗對培訓效果帶來了雙重影響,一方面,這些經驗是培訓的基礎,是輔導員理解培訓內容、參與合作學習、奠定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對培訓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已有的經驗構成了輔導員審視新的學習項目的框架,當新的內容和原有的理念發(fā)生認知沖突時,輔導員如果不能理性認知,就會對培訓產生消極影響。

4.成人對學習的外部激勵如晉級、晉升、加薪、認可等作出積極的反應,而最有效的激勵因素是使學習者受到個人成長和收獲的內在激勵。成人學習者比較歡迎正面強化,其中包括旨在提升他們技術和能力的實事求是的和建設性反饋。當前,輔導員的總體待遇不高,將培訓和晉級、晉升、加薪、認可等聯(lián)系起來,提高輔導員的地位和收入水平,會對輔導員培訓產生積極的正向激勵效果。另外,從內在激勵入手,要建立起對輔導員培訓的長效激勵機制,需要把輔導員培訓和輔導員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和專業(yè)成長聯(lián)系起來,會更持久的激勵輔導員參與培訓。

成人學習特點對提升輔導員培訓效能的要求

1.輔導員培訓的內容應是教育知識

信息不同于知識,信息是分散的、中性的,只有知識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只有信息和獲取信息者之間建立起有意義的聯(lián)結,才能將信息轉化為人們可利用的知識。輔導員培訓的內容只有建立在個人經驗、專業(yè)經驗的基礎上,和輔導員的需要發(fā)生有意義的結合,才能構成知識。在一些輔導員培訓中,培訓內容脫離了輔導員的需要,脫離了輔導員的經驗。因此,對輔導員來說這樣的培訓內容就是一堆零散的教育信息,不能成為指導行為改變的知識。

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講,為了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效能,培訓的組織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培訓和輔導員已有的經驗聯(lián)系起來?如何避免輔導員已有的觀念對學習產生負面影響?產生的負面影響如何消除?在培訓前,對輔導員群體進行研究,了解輔導員群體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培訓內容的設計,會較好地化解這些問題。

2.輔導員培訓內容的組織應以問題為導向

如前所述,成人學習是以問題為導向的,他們所需要更多的是一種實踐知識,而非理論知識。雖然理論知識學習從長遠來看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但是由于教育理論和實踐之間并不具備直接的、可操作性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理論的借鑒與啟迪。對輔導員來說,直接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容易脫離實踐,也因不能直接解決實踐問題而被視為沒有意義。因此,培訓從解決輔導員當前實踐問題出發(fā)和輔導員的需要聯(lián)系,有助于輔導員現存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提高培訓的效能。

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講,為了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有效性,培訓的組織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 輔導員目前面臨的與他們生活和工作相關的問題有哪些?如何在設計和提供培訓過程中對這些問題予以關注?在輔導員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開展培訓前的需求調查,了解輔導員存在的問題和困惑,有針對性地突破,能較好地化解這些問題。

3.輔導員培訓的學習環(huán)境應是情境化的

輔導員的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輔導員培訓的組織應是情境化的,這是因為問題的產生總是基于一定的問題情境。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能幫助輔導員快速進入問題情境,進行體驗與反思,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輔導員培訓要創(chuàng)設情境化的學習環(huán)境,也是因為教育知識的復雜性。一定教育方法的應用總是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的,教育的智慧就體現在不同的情境中能靈活采用各種教育方法。情境化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采用多媒體呈現問題發(fā)生的場景,也可以是實際的教學情境等。

因此,在這一點上,為了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有效性,培訓的組織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 培訓的問題如何呈現?如何設計和培訓內容相協(xié)調的學習情境?這是對培訓形式提出的比較高的要求,只有當內容和形式取得一致性,問題的情境化再現了問題的產生、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回歸在問題情境中的培訓對輔導員工作實踐有更強的指導意義。

4.從當前現實來看,輔導員培訓應從外部激勵入手,著眼內部激勵,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有效性還要關注其學習動機。“人的任何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動機激發(fā),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只有當組織培訓的目的和個體的學習需要相吻合時,才能產生強大的激勵效果。通常晉職、晉升、加薪、認可都是有力的外部激勵手段,內部激勵主要來自培訓后對個人能力提升的滿意和對未來美好工作前景的憧憬。一般而言,內部激勵的效果更持久。

在當前高校中,輔導員具有高校教師和行政人員雙重身份,但是在高校內輔導員的專業(yè)化程度不高,職業(yè)聲望不高。因此,目前很有必要通過外部激勵的手段提高輔導員培訓的積極性,通過將培訓納入考核,在評優(yōu)、進職、晉升等方面予以綜合考量。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輔導員是注重精神生活的群體,積極建立輔導員的內部激勵機制,激發(fā)他們的職業(yè)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有助于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效果。

為了提高輔導員培訓的有效性,培訓的組織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輔導員參與培訓的情況目前處于什么水平?為了提高輔導員的學習動力需要做哪些方面改進?培訓者需要結合輔導員工作實際,評估輔導員所處的地位,了解院系關于輔導員考評的機制,設立與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

總之,各級各類輔導員的培訓效果在教育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有了明顯提升,在今后的輔導員培訓中,培訓組織者一定要關注輔導員作為成人學習的特點,滿足成人學習的獨特需要,把握成人的學習規(guī)律,尊重成人已有的學習經驗,對培訓過程進行設計,才能提高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1]陶睿:《我國高校輔導員培訓研究》,學位論文,北京郵電大學,2011。

[2]盧吉超等:《高校輔導員培訓路徑拓展研究》,《輔導員工作研究》2010年第5期。

[3] Jerry W.Gilley & Ann Maycunich著,康青譯:《組織學習、績效與變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石中英:《教育學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孫艷超:《網絡環(huán)境下成人學習動機策略研究》,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2006。

[6]李芒、吳元紅、徐海梅:《IBM重塑教育:面向中國基礎教育的教師培訓》,《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7]李伯桑、燕國才:《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