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春寒料峭,地處秦嶺南部大山深處的漢中市城固縣雙溪鎮(zhèn)付家院村,人們還在烤火。建檔立卡貧困戶田貴財外出后,房屋失火,大火殃及同脊相連的五保戶楊志德房屋,造成2戶貧困戶房屋被燒成一片廢墟。面對殘垣斷壁,兩家人陷入巨大悲痛中,生活頓時沒了依靠。

得知這一情況,包扶付家院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城固縣教育體育局廣大干部職工自發(fā)組織,奉獻愛心,踴躍捐款捐物。3月21日,局黨組書記、局長趙西崗一行慰問了兩戶失火貧困戶,將教體系統(tǒng)及部分愛心人士捐贈的3.15萬元交給了他們,鼓勵他們積極開展災后重建。拿著沉甸甸的愛心捐款,田貴財、楊志德感動不已。

這一幕見證了教育扶貧人與貧困戶肩并肩、心連心的動人情懷。

近年來,城固縣教體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精準發(fā)力,狠抓教育扶貧,抓牢精準資助和控輟保學兩大重點工作,強化政策宣傳,創(chuàng)新“六+”幫扶模式,助推脫貧攻堅上臺階,亮點紛呈。

教育資助全包攬,寒門學生把夢圓

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惠民政策走在前。

精準資助是關鍵,群眾滿意是底線。

學前教育幫一年,一免一補無負擔。

保教費用公辦免,民辦參照標準減……

在徐家堡初中記者看到一張紅色的宣傳頁,上面印有縣教體局統(tǒng)一印發(fā)的為宣傳教育精準資助政策而編的順口溜,短短的32句話,把學前到大學所有學段所享受的政策資助全部囊括其中,讀來朗朗上口,方便記憶理解。

為了讓國家惠民政策家喻戶曉,城固縣教體局動員組織全縣廣大中小學教師深入貧困家庭,走到田間地頭宣傳政策。雙溪鎮(zhèn)各村處于秦嶺南麓的深山中,為了提高政策知曉率,該鎮(zhèn)九年制學校范春明老師經常騎摩托車,車不能到達的地方選擇步行,奔波20多公里走訪家住盤龍等地的四個幫扶學生家庭。

越來越多的貧困孩子在國家資助政策下快樂成長。王亞婷是徐家堡初中初三學生,家里5口人,由于奶奶年事已高,常年服藥,父親對農活不在行,家庭收益不行,經濟拮據(jù)。實行精準資助政策以來,她每天獲得營養(yǎng)餐4元錢,一年800元,大大減輕了她的家庭負擔?!拔医衲昃蛢蓚€目標,學習支援西藏的姐姐,爭取今年中考考進全縣A類。”王亞婷信心滿滿地說。徐家堡初中校長吳江說,不僅依靠政府資助政策,學校還引進一些社會力量資助學生,西安一公司結對幫扶學校53名學生,西工大向學校捐圖書、電腦等。依托于此,學校為經濟困難學生發(fā)放了交通補助、獎學金。

“我們要做到符合資助條件的建檔立卡學生一個不漏地享受資助?!背枪炭h學生資助中心副主任丁紀明告訴記者。為此,在實施貧困學生識別建檔工作上,縣教體局建立“四庫”,實施“一生一袋一冊三卡三表”精準資助模式,力促教育扶貧精準嚴實出成效。今年以來,該局主動與省市資助管理系統(tǒng)和縣扶貧辦聯(lián)系溝通,對接交流,積極收集整理、梳理歸納精準資助各類基礎數(shù)據(jù)信息,分別從“扶貧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學生學籍信息系統(tǒng)”中精準篩選貧困戶人口信息、建檔立卡戶學生信息、2018年春季學期學生信息,及時與學校上報的信息數(shù)據(jù)逐一比對,精準識別。將比對出的學生數(shù)據(jù)下發(fā)學校,由學校逐一核查、核實、補缺補漏,并及時上報變更數(shù)據(jù),保證了上下數(shù)據(jù)、線上線下數(shù)據(jù)一致。同時,建立完善春季學期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花名冊,做到更新及時、信息準確、底子清楚。經過比對、核查、核實,建檔立卡戶學生均享受現(xiàn)行資助政策,做到全覆蓋、無遺漏。

截至目前,城固縣累計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8062人,“免、補、助”資金共749.8萬元。其中,未脫貧和2016年及以后脫貧的按最高標準享受了資助,2014、2015年已脫貧且繼續(xù)享受政策的按一類標準享受了資助。

不讓一個適齡孩子失學輟學

今年春季開學時,14歲的雙溪鎮(zhèn)九年制學校九年級學生姜濤未到校報名。這可急壞了班主任石棟文,他馬上打電話給家長,了解到孩子在校學習成績差,不愿繼續(xù)上學,于是家長送他去了漢中一家餐廳打工,也能為家庭增添收入。校長曹國棟知道后,打電話給姜濤,反復勸說其回校學習,但其表示不回來。3月12日,學校一行四人開車又到姜濤家中對其家長做工作,但家長態(tài)度堅決,表示不會讓學生返校。當晚,教體局駐村工作隊也到姜濤家中,反復做家長工作,沒有絲毫的松動。隨后,學校又趕往漢中找到姜濤,當面勸其回校讀書??h教體局局長趙西崗、黨組副書記王建國為此事多次關心、具體安排。經過多方努力,3月18日姜濤終于回到了學校。

不讓一個適齡孩子失學輟學,這是城固縣政府對老百姓的莊嚴承諾。為此,該縣實行“雙線控輟保學機制”??h政府印發(fā)了《關于切實落實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的通知》,建立了“七長”責任制,縣政府與鎮(zhèn)辦、教體局與學校簽訂控輟保學責任書,鎮(zhèn)辦和村委會、村委會和家長、學校與班主任、學校與教師簽訂了控輟保學責任書,將控輟保學工作納入鎮(zhèn)辦、村委會、學校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依托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系統(tǒng),及時掌握學生去向,對學生轉出、轉入、休學等流動情況登記造冊,記錄詳實。嚴格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要求各校每學期至少核查一次學生學籍,確保人籍一致。

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讓每一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對于能夠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安排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于學習和生活上需要特別支持、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于需專人護理、不能到校就讀的,由轄區(qū)所屬學校制定送教上門服務方案,定期送教上門。

為孩子成長擎起一片晴空

特殊教育扶貧是教育扶貧重點之一。城固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們走進分布全縣的殘疾孩子家庭了解情況,根據(jù)學生情況制定一對一的結對幫扶方案。娜娜(化名)是個智障與肢體多重殘疾的孩子,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該校副校長張巧凌的耐心細致幫扶下,孩子從不能安心讀書寫字,變成慢慢地會歪歪扭扭地寫字了,沒人攙扶能獨立去上廁所、會換衣服……張巧凌說:“拯救一個殘疾孩子就是拯救一個家庭,拯救一個家庭就是為社會發(fā)出一分光和熱。特教扶貧要為孩子成長擎起一片蔚藍的晴空?!?/p>

上元觀小學張?zhí)m老師是教育上的“名人”,因為她曾經獲得漢中為數(shù)不多的“馬云鄉(xiāng)村教師獎”。近兩年來,她關心幫扶學校留守女生,向三至六年級273名女孩開展了關愛女生工作,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張媽媽”。張?zhí)m發(fā)現(xiàn),四年級女生身體發(fā)育就很好了,可是很多留守孩子爺爺奶奶照顧多,缺少父母的陪伴,不懂得自我護理的知識。為此,她邀請漢中的專家、縣婦聯(lián)工作人員到學校開展講座、活動,自己向女生開講座,講了“如何做優(yōu)雅女生”“愛的驛站”等講座,并為女孩們提供了衛(wèi)生巾、紅糖等?!敖窈螅猩惨獏⑴c進來,也要讓他們了解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識?!睆?zhí)m說。

這些幫扶得益于城固縣教體局提出的“六+”幫扶模式?!皬娦?”,組織城區(qū)36所學校結對幫扶59所貧困村學校及周邊村學校、教學點、幼兒園,推動校際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懊麅?yōu)+”,發(fā)揮750名省市縣優(yōu)秀教師示范引領、傳幫帶作用,結對幫扶2250名農村薄弱學校教師?!按笫?”,落實校內教師和學生結對幫扶長效機制,4357名教師結對幫扶6201名貧困學生,采取多種幫扶措施對貧困學生進行課業(yè)輔導、勵志教育。“高校+”,加強與西北工業(yè)大學溝通交流,扎實推進“雙百工程”。西工大捐贈科普圖書1000冊、50寸教學用創(chuàng)維電視30臺,13名研究生到南北二山五所中學支教,舉辦“連心共建,攜手前行”聯(lián)合黨建活動,組織志愿者開展科普知識講座,受到師生歡迎。累計派出80余名校長、教師到西工大附屬中小學、幼兒園跟崗學習培訓,開拓眼界,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澳贤?”,在蘇陜交流中與南通市建立七個方面扶貧協(xié)作,雙方互派校長、教師掛職鍛煉、支教交流,南通方面以多種形式資助貧困學生?!包h員+”,開展“主題黨日+脫貧”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干部、黨員教師立足自身崗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亮身份、表承諾、做示范。

不僅在教育系統(tǒng)內進行幫扶,縣教體局還按照縣上統(tǒng)一部署,把深度貧困村付家院村確定為包扶村,派出優(yōu)秀干部長期駐村工作,幫貧困戶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辦法。

作為第一書記的葉偉平無法忘記,兩年前自己來的時候山區(qū)道路一下雨下雪就不容易出門,自己騎摩托車還被摔得躺了幾個月,很多人吃的是山崖下滲出的水,住的是土坯房。在局里的支持下,駐村工作隊讓付家院村容村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15公里的通村公路在大山里平坦暢通,完成了村組自來水蓄水池和管線建設,全村群眾都吃上自來水,新建了標準化的村衛(wèi)生室。尤其村口整齊劃一的移民搬遷房,解決了全村51戶貧困戶111人住房問題。

條件改善了,他們把眼光盯在增加貧困戶的收入上,引導全村廣大貧困戶以發(fā)展產業(yè)為主線,使群眾長期增收為目標,大力發(fā)展以“食用菌、生豬、土蜂、三木藥材”為主的四大產業(yè)。為了幫助發(fā)展產業(yè),駐村工作隊從資金、技術等方面幫助群眾解決難題,這些產業(yè)將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棵棵“搖錢樹”。

城固縣教體局舉全局之力對包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堅持干部包扶貧困戶制度,實施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精準幫扶,全局77名領導、干部包扶了87戶貧困戶,堅持每周入戶開展扶貧工作。全村2018年擬脫貧48戶151人;2019年擬脫貧41戶117人,兜底保障17戶18人,2019年實現(xiàn)整村脫貧。

“我理解的教育精準扶貧有四個方面,我們也是這樣做的。”趙西崗告訴記者,精準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學生個人的情況;精準資助政策要落實到位,不能走偏;教師與學生之間默契地配合,要根據(jù)孩子性格、學習情況等結對幫扶,有利于促進孩子發(fā)展;學校間幫扶上,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稍顯薄弱,城區(qū)學校需要從師資、經費等方面精準結對幫扶?!爱斎?,這里面更重要的是責任,如果每個老師、每個校長,包括局機關干部有了責任心,我們的教育精準扶貧就會越做越好?!?/p>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們一定要將教育精準脫貧進行到底,堅決打贏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美好教育的期待?!壁w西崗局長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