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及策略
作者:滕 麗
發(fā)布時間:2019-05-17 14:54:4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近年來,在各種考試中語文越來越重要,題型變化大,靈活性強,難度系數(shù)加大,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淡薄,其中有兩種典型心態(tài):一種認為語文太難,花很多時間、下很大功夫去學習也未必有收獲,不如放棄它,把時間花在其他學科上更利于提高總分;另一種是不重視,認為語文學不學都無所謂。根據(jù)筆者幾十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現(xiàn)在中學生語文學習中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靠。學生對漢字的讀音、字形、詞義的區(qū)分,病句的判斷,乃至修辭的使用等方面基礎知識的掌握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成語的運用范圍把握不準確,文言詞語、文言特殊句式的用法一知半解等。
2.不能準確解讀一篇閱讀材料。學生往往只了解閱讀材料的表面,不能準確把握材料的主旨,回答相關問題時不能把握要點,文字表述不清晰。學生選擇的課外讀物大多數(shù)是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缺少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能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3.寫作時總感覺缺乏材料,無話可說。學生們拿到一個作文題目,不知如何構思和表達,更談不上創(chuàng)意。有的學生拘泥于一種格式,泛泛而談,意思表達不清,主題把握不準。
4.學生總是被動地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另外,自卑、浮躁、眼高手低等現(xiàn)象比較突出。學生對現(xiàn)狀不滿意,但是又無法改變,心理壓力很大。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解決策略有:
1.重視知識積累。我們要汲取語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精華,高度重視背誦訓練。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可塑性很強,接受新鮮事物快,記憶效果好。所以,讓學生背誦精彩片段和優(yōu)美詞句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效果顯著。
2.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一個老師有能力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缺乏興趣是導致學生惰性與畏難情緒的根本原因。缺乏興趣,學生在上課時就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就不能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我們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消除畏難情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提高備課質量,研究教法和學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而不是滿堂灌??傊?,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自己必須先要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做學生的益友,讓他們親其師然后信其道。
3.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比如字詞方面,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查字典解決難理解的字詞,上課時教師將較難的字詞統(tǒng)一訂正,然后讓學生記住這些字詞的正確發(fā)音和寫法;修辭手法方面,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作文中典型的錯誤,讓學生修改,然后討論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法;閱讀方面,推薦給學生適合其閱讀水平和年齡特點的優(yōu)秀作品,但是要有目的地閱讀,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什么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結果怎樣,并且把優(yōu)美的片段抄寫下來,經(jīng)常誦讀;作文教學方面 ,教師一定要做好寫前引導,教給學生寫作思路,不能把題目給學生以后就袖手旁觀,這樣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從而導致學生害怕寫作文;古詩詞方面,盡量讓學生把經(jīng)典的作品背誦下來,并且對重點字詞的解釋要精準,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會容易得多。
4.給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平臺。新課程理念指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興趣、情感的激發(fā)入手,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欲,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敢于、樂于與人交際。比如在導入新課過程中,出示背景音樂或者圖片,讓學生說出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即使學生不會說,也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千萬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長期堅持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學以致用就不會成為空話,寫作能力也會提高。
5.語文教師要有終生學習觀。身處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我們不能故步自封、抱殘守缺,要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努力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積極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與其他老師進行資源共享,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平時多與學生溝通,多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南鄭縣草堰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