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瑞士20多年,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也算是個資深瑞士居民了,但我依然覺得瑞士的教育設置讓人頭昏腦漲。在瑞士,6歲以前叫學前教育,這跟國內沒區(qū)別,但在這之后名稱就開始有了不同。6~12歲叫基礎教育,12~15歲叫進階教育第一級。當我的兩個兒子一起進階教育第一級畢業(yè)時,煎熬的選擇來了——義務教育宣告結束,隨之而來的叫后義務教育。

瑞士的后義務教育分為3種:業(yè)士預備教育,即普通高中;文憑中學,相當于國內的職高;還有專為各州幼兒園和小學培訓教師的師范中學。

兩個孩子各有各的想法,老大屬于那種比較會讀書的,他想選業(yè)士預備教育,讀完后再上大學。可老二在得知業(yè)士預備教育的課程設置后,就開始打退堂鼓了——瑞士的高中可能比國內的高中課業(yè)更加繁重,課程設置包括母語、第二種瑞士的語言、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左思右想后,老二告訴我們,他還是去讀文憑中學算了,然后就自己選擇了時間中心鐘表學校。

瑞士作為一個鐘表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國度,有這樣的職高倒也不奇怪。老師告訴他,時間中心是一所已有130年歷史的名校,合作者是斯沃琪集團,其名下有眾多品牌,如寶璣、寶珀、格拉蘇蒂、歐米茄、浪琴、美度……雖然名牌頭銜眾多,但我跟老公還是覺得沒啥唬人的——畢竟,雖然叫文憑中學,但實際上就是個職高,本質上跟藍翔技校沒啥區(qū)別。

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在正式開學前,老二就簽下了一份就業(yè)協(xié)議,簽下他的正是斯沃琪集團。每周除雙休日外,1天在學校上理論課,剩下的4天全在斯沃琪集團學徒培訓中心實訓。每周4天的實習課都是有工資的,大約是該崗位工資標準的25%。金屬件切割的工資當然是最低的,可隨著逐步接觸到零件生產、機芯組裝、外表雕刻等技術崗位,工資就會慢慢地水漲船高。

最與眾不同的是,這所學校竟然沒有設定確切的畢業(yè)時間。原則上是讀3年后,學生就可以提出畢業(yè)要求。只不過想要畢業(yè),就必須通過嚴格的理論和實踐考試??脊俣际莵碜云髽I(yè)和行業(yè)的專家,會從各方面考量每個考生,只有他們認定已經具備熟練鐘表技術的考生,才能從學徒變成技工。

老二讀第三年的時候,斯沃琪集團引進了一批新的鏤雕設備。新設備引進后不是馬上用來生產,而是用來教學。老二一時突發(fā)奇想,把跟我們回國探親時參觀故宮看到的云紋用鏤雕方式刻在了一只表殼上。結果他的師傅大為贊賞,說他很有鏤雕天分,讓他專攻鏤雕這個工種。

等到他把鏤雕設備玩得熟練無比之時,畢業(yè)考試也就輕輕松松地通過了。他這才明白,企業(yè)引進的這些先進設備之所以先用來教學,就是為了挑選合適的使用者。學生學會使用新機器之后,正好連人帶機器一起投入生產。

為了確保自家培養(yǎng)出來的技師不跳槽,企業(yè)開出來的待遇也挺可觀。像老二這種剛結束學徒階段的新人,月薪就直接開到了4000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幣近3萬元)。一名普通的鐘表技師收入有怎樣的購買力呢?在蘇黎世市區(qū),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售價為15萬~20萬瑞士法郎,老二不到四年的收入就能買一套房。

老大大學還沒畢業(yè)時,老二已經是月薪8000瑞士法郎的成熟技師了。更讓老大覺得心里沒底的是,等到他從圣加侖師范學院畢業(yè)時,他還不一定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蛟S唯一覺得安慰的是,他能比老二多一個學士學位。

但這點安慰也沒能持續(xù)太久,因為老二在工作5年后,憑借自己的職業(yè)技能證書,進入了瑞士東部高等??茖W院,在獲得180個學分后,水到渠成地獲得了職業(yè)學士學位——老二比老大多賺了幾年錢,少吃了幾年苦,然后還拿到了同等的學歷和學位。這種彎道超車的結局讓我們都大感意外——職高竟然打敗了高中!

或許,瑞士時間中心鐘表學校的一句校訓能夠解釋這一現(xiàn)象——一個國家,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術尖子,還要培養(yǎng)職業(yè)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