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體”教研激起使用統(tǒng)編教材千層浪
——“陜西師大專家、名師走進榆林”教研活動在榆林實驗小學開展
作者:姚思雅
發(fā)布時間:2019-10-18 20:31:11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10月16日上午,秋意深濃,風輕云淡,陜西省榆林實驗小學報告廳傳來陣陣熱烈的掌聲。這里正在進行“陜師大專家、名師走進榆林”教研活動。10月16日-17日的教研活動由陜西省榆林市教研室主辦,榆林實驗小學承辦。
此次教研活動利用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與榆林實驗小學基礎教育發(fā)展共同體優(yōu)質資源,為了有效提升榆林市教師教研水平、解讀語文文本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好統(tǒng)編教材。
教研活動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10月16日上午,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龍寶新教授作了《小學課改理念與路徑》的主題報告。10月17日上午,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王林波、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教師岳怡、榆林實驗小學教師任媛分別帶來三節(jié)風格迥異的示范課。10月17日下午,王林波老師作了《統(tǒng)編教材,這樣教更有效》的專題報告。
龍寶新教授作報告
10月16日上午,龍寶新教授作的《小學課改理念與路徑》主題報告,結合他自身經驗與最新教育理論、個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任務驅動學習和問題驅動學習的教學理念。強調了小學課改應以學生為主,極力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靈活運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真正使學生想學、能學和會學。
10月17日上午,岳怡老師的《烏鴉喝水》示范課關注學生語用能力的訓練,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啟迪。任媛老師執(zhí)教的《司馬光》一課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任老師的精妙教學設計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開心。王林波老師的《呼風喚雨的世紀》示范課以“提問”為訓練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提問,并通過小組內的合作學習,探討所提問題的合理性,嘗試小組合作梳理問題。整節(jié)課從引到導,由扶到放,完美地體現了統(tǒng)編教材策略單元的設計理念。
10月17日下午,王林波老師作了《統(tǒng)編教材,這樣教更有效》的專題報告。王老師聚焦統(tǒng)編教材的編寫意圖,以不同單元內容、不同學段的課程為例,啟迪老師們要透過表象看本質,深刻領悟課文編者的意圖,扎實練就“識體而教”的能力。
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與榆林實驗小學部分領導與教師合影
參加活動的有陜西師范大學教科院專家,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領導、名優(yōu)教師,榆林市教研室領導、教研員,榆林市各縣區(qū)學校領導、名優(yōu)教師,共24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