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班幼兒午睡習慣的培養(yǎng)
作者:杜小花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16:48: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優(yōu)質的睡眠能讓身體自然產生更多的成長荷爾蒙。午睡不僅是幼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也是幼兒養(yǎng)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不能忽視它的意義。
一、小班幼兒午睡的現狀及成因
1. 小班幼兒午睡的現狀
不喜歡睡覺或睡眠質量不高。每到午睡時間,總會有幾個幼兒磨磨蹭蹭,不愿意睡覺。有的躺下了也是在床上輾轉反側;有的還不會自己蓋被子;有的干脆就搗蛋說要上廁所,然后就會有好幾個不想午睡的孩子也跟著起哄要上廁所;有的是一個人在床上玩,發(fā)出各種奇怪的聲音,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有的趁老師走開后,戳別的小朋友,嚴重影響秩序;有些精力充沛,根本不想午睡,但是為了欺騙老師,假裝睡眠。
2. 成因分析
首先,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午睡,在家散養(yǎng)式管理。有的孩子想什么時候睡就什么時候睡,不想睡就不睡,家長放任不管;有的睡醒后賴床不起,有的被叫醒之后還哭鬧,家長任由其鬧,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壞習慣。其次,孩子晚上睡覺太早。據了解,有的孩子晚上不到7點就進入睡眠狀態(tài),第二天早上7點起床,一次性睡足12小時,所以到幼兒園就沒有睡覺的需求了。第三,孩子缺乏安全感,焦慮現象嚴重,需要依戀物消除其焦慮心理。第四,幼兒戶外活動或體育活動量不夠,導致幼兒沒有睡眠休息的需求。
二、培養(yǎng)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有效策略
1.固定時間法
幼兒園應該與家長溝通,要家園合力,保證幼兒每天晚上9點準時入睡,早上7點起床,中午堅持午睡,且午睡時間固定在12點~2點左右,保證孩子一天內睡眠時間11~12小時。三歲的杜冉豪,剛進入幼兒園的半個月里,午睡時絲毫沒有睡意,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又要和老師講話,或者戳戳別的小朋友,嚴重影響了其他小朋友午睡。經過和家長的溝通之后,老師發(fā)現杜冉豪每天晚上不到7點就進入夢鄉(xiāng)了,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7點才起床,一次性睡足了12小時,孩子在中午的時候,就沒有睡覺的需求了,所以出現了上述現象。經過和家長的溝通協調,家長調整了孩子的睡覺時間,堅持讓其晚上9點左右再睡覺,但起床時間不變。經過一個星期的調整,固定晚睡和午睡的時間之后,孩子終于可以安靜午睡了。
2.保證運動法
幼兒園和家長要保證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而且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即使是季節(jié)交替、天氣變化也要堅持。保證幼兒的運動量,要讓幼兒有累的感覺,有休息的需求,幼兒才會更容易入睡。一次有效的戶外活動過后,和小班老師聊天,老師說:“今天孩子們睡覺速度肯定特別快,根本不用誘導?!蔽覇枺骸盀槭裁囱??”老師肯定地說:“因為今天孩子都玩累了呀!”由此可以看出,平時我們的孩子午睡質量不高的一個原因是孩子的運動量不夠、體育活動時間不足。所以,幼兒園和家長每天要保證幼兒的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3.營造氛圍法
休息室應設置得溫馨暖人,讓幼兒有家的感覺。睡前保育員開窗通風后,應根據季節(jié)和天氣的變化,做好開關窗戶的工作,并隨時拉好窗簾,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且保育員不隨便發(fā)出聲音,如手機要靜音,輕手輕腳,應對個別幼兒時要低聲細語,或用手勢或眼神表示,以防影響其他幼兒。
4. 睡前誘導法
可以利用《寶寶催眠曲》誘導幼兒午睡,《寶寶催眠曲》大都以柔和緩慢的鋼琴聲為主旋律,配合空曠、遼遠的背景音樂,營造舒適平和的背景環(huán)境,適合緩解寶寶焦躁的情緒。有的催眠曲利用穩(wěn)定和弦和不穩(wěn)定和弦的不斷交替,來體現搖籃擺動的效果,讓幼兒有一種搖動、晃動的感覺,如《勃拉姆斯搖籃曲》《快要睡著了》《夢幻》等。也可以利用睡前故事誘導孩子入睡,如《聰明的一休》《小蝌蚪找媽媽》《拔蘿卜》等故事。切忌恐怖故事,否則會適得其反。
5.固定規(guī)則法
首先,睡前必須先如廁;其次,睡覺時要脫衣;再次,保育老師要協助幼兒蓋好被子,并在幼兒入睡后,根據幼兒的需求,適時為幼兒調整被子;最后,給每個幼兒的床側面或者是上方,放置一些固定的東西,如一群睡覺的小豬、一只睡覺的小懶貓、一群小綿羊、打哈欠的小狗等圖片,引導幼兒在睡前多看這些圖片,不說話,不亂動,這樣會更快入睡。
6.對癥下藥法
有極個別調皮搗蛋或特殊幼兒,保育員要適當采取輕輕撫摸或輕輕拍打入睡的方法,也可以用將一只手放在孩子被子上的方法,讓幼兒感覺媽媽就在身邊一樣,幼兒才可以盡快入睡。待幼兒入睡之后,保育老師再把手輕輕地挪開。
總之,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努力,共同協作,持之以恒,孩子們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清醒而又聰明的大腦。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城郊鎮(zhèn)中心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