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是語言運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然而不少教師卻忽略了將口語交際訓練與閱讀、寫作、綜合實踐等課程整合在一起展開教學的作用。我在教學中嘗試整合不同課型,讓學生在生活化、趣味化的課堂氛圍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訓練。

一、閱讀課,分享心得體會

不少教師在閱讀課中只是讓學生閱讀課文,卻忽略了這其實也是一個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好機會。我常常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內(nèi)容進行交流和分享,讓他們說說自己初讀課文時的感受,再說說自己學習后認識的變化,以及對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響等。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學生的閱讀更深入,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在指導學生閱讀四年級下冊第5課《釣魚的啟示》過程中,我組織學生就閱讀收獲進行了討論,鼓勵學生談自己初讀課文時的感受。有學生說:我不太理解父親的做法,明明釣上魚了,為何還要放回去呢?有學生說:時間到了再釣不就行了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提出了一些問題,并談了自己的感想:若父親沒有放魚的舉動,那么“我”還會有永久的回憶嗎?學生有所感悟:若只是口頭教育,那么“我”可能很快就忘記了,但是放魚的這個經(jīng)歷讓“我”印象深刻,“我”就會牢記這個道理。之后我又鼓勵學生將生活中印象深刻、受益匪淺的事情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為深刻了。

除了在閱讀課中分享心得體會外,我還常常讓學生進行課文內(nèi)容復述、續(xù)寫、擴寫等。這些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寫作課,互相啟發(fā)

在寫作課中,我嘗試將口語和書面語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這兩個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我鼓勵學生就寫作內(nèi)容展開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路,介紹自己的寫作素材及寫作時要注意的問題等。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夠使他們相互啟發(fā),從而寫出更精彩的作文。

在講授五年級下冊第8課《我的舞臺》后,我問學生: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喜歡的舞臺呢?你最希望展示哪方面的才能?鼓勵學生進行仿寫,并在寫作前與其他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學生首先就寫作內(nèi)容進行了討論:“我要寫我在舞臺上唱歌的事情”“可惜我什么都不擅長,該怎么寫呢?”“我認為不一定要寫表演的事情,學習方面、手工制作方面都能有展現(xiàn)的舞臺啊?!苯又矣謫l(fā)學生:文章怎樣展現(xiàn)“我”學藝的經(jīng)歷呢?為何能寫得這么生動呢?學生又就寫作手法進行了討論:“文章中有很多細節(jié)描寫”“我打算寫我的英語演講能力,從我怎么背單詞開始寫起”……隨著討論的深入,學生的寫作思路也就越來越清晰了。

在交流互動中,學生先用口語表達自己的寫作思路,再通過書面語將自己的想法描述出來。這樣就能讓學生認識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之處,讓他們在比較中加深理解。

三、綜合課,加強實踐應用

在綜合課中,我鼓勵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行互動交流,為學生營造更生活化的交流情境,讓學生自由地討論。不少學生在陌生場合往往不知道怎樣表達才好,而綜合課的口語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在輕松自如的環(huán)境下進行交流。

在講授三年級下冊第24課《秦兵馬俑》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我是小導游”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每人說出一個感興趣的景點,然后放在一起大家抽簽,誰抽中了哪個景點,就要在課后搜索、整理相關(guān)資料,在課堂上用導游的身份介紹該景點,最后評選出最合格的導游。這種活動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不僅要熟悉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導游詞,更要隨時面對“游客”提出的各種問題:“西湖那么大,走一圈要多少時間呢?”“西湖周邊有著名的西湖十景,我們可以選擇哪些交通工具呢?”在活動中既鍛煉了學生表達的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綜合課中,我還組織學生進行了課本劇編演活動、演講辯論活動、主題交流活動等,這些活動為學生營造了輕松的交流環(huán)境,學生在互動討論中增強了語言的應用能力,提升了表達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突出知識的綜合運用,要促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也就是說,聽說讀寫不應該是分開教學的,而應該是整合在一起進行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口語實踐活動和閱讀、寫作等整合在一起,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zhì)量。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沂河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