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開學?再不開學我就要瘋了!”這是網(wǎng)課期間經(jīng)常聽到的家長“哭訴”。對于網(wǎng)課,有人戲說:老師變成了“網(wǎng)紅”,家長變成了“班主任”。但是這個“班主任”可不容易當,自己的期待和孩子在家的上課表現(xiàn)落差極大,孩子借網(wǎng)課之名打游戲、刷視頻,導致家長和孩子矛盾重重,更增添了家長們的心理焦慮和負擔。

親子關系緊張,父母要有高質量的陪伴

2月10日開始,西安市“停課不停學”工作啟動,成千上萬中小學生在家接受線上學習。家住西安市經(jīng)開區(qū)鳳城五路的王女士兒子樂樂今年上四年級,活潑好動,網(wǎng)上學習的新鮮勁過后,慢慢就開始坐不住了,上網(wǎng)課時東倒西歪,躺著、靠著、趴著各種姿態(tài)輪番變換,還時常走神。她不斷給樂樂提醒,過一會兒樂樂又我行我素。一天作業(yè)也不多,樂樂總是磨磨唧唧做得太慢。

這讓她越來越氣憤?!澳闶巧咸炫蓙碚勰ノ业陌桑俊币惶?,王女士終于忍不住,推搡了孩子幾把,氣憤加委屈地吼道。她也悄悄改變了對老師的看法:“我輔導孩子網(wǎng)課快兩個月了,真正體會到了老師的艱辛,覺得老師太不容易了。”

網(wǎng)課期間,和王女士一樣苦惱的家長有很多,甚至還有上網(wǎng)課發(fā)生矛盾跳樓、跳河的報道。3月3日早晨,河北石家莊一小區(qū)五年級的一孩子因上網(wǎng)課不認真,被家長訓斥,孩子從樓上跳下,經(jīng)搶救無效身亡;3月6日,上海媽媽劉女士在家輔導孩子上網(wǎng)課寫作業(yè),她讓娃這樣,娃偏那樣。劉女士一氣之下跳河輕生。消防人員迅速趕到營救,劉女士哭著說:“不要救我,我太累了。他(孩子)就希望我去死啊……”有網(wǎng)友說:孩子上網(wǎng)課,家長就像渡劫一樣。網(wǎng)課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家長如何去改善?

針對這一問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建議,疫情期間學生全程在家學習,需要家長更多的配合和支持。在線教育要求加強家校溝通,在管理與督導中逐步找到平衡點,疫情期間由于師生分離,讓教師在開展學生管理和教學互動等工作中存在著局限性,需要家長的配合、支持。網(wǎng)上的說法:老師變成了“網(wǎng)紅”,家長變成了“班主任”,雖不準確,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家長需要承擔的責任。

記者為此也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陜西省大荔縣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員韓冬梅。當?shù)亟逃块T早早就關注到學生、家長的心理問題,2月1日便公布了韓冬梅等6位心理老師的電話,免費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她每天都能接到許多咨詢電話,每周分學段通過網(wǎng)課給學生上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幫助家長、學生解決了許多心理健康問題。

“因疫情影響,正常工作上學的生活節(jié)奏被打亂,改變的不僅僅是生活方式,還有孩子的學習方式。被‘關’在家庭這個狹小封閉的空間里,長時間在同一屋檐下共處,讓許多家庭的代際矛盾也凸顯出來。”韓冬梅分析道,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家庭關系緊張壓抑,親子溝通不順暢;家長易煩躁易動怒,孩子逆反心理嚴重;親子矛盾沖突激烈,父母孩子相看生厭等三種情況?!傲己玫挠H子關系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在幸福和諧的家庭里,孩子可以感受到一種自由、快樂、彼此尊重的親子關系,他(她)的生活態(tài)度學習意識也比較樂觀積極。我們要了解親子關系的五個真相:被愛,每個孩子生而應得的禮物;搗蛋,孩子向父母發(fā)出的求助信號;叛逆,孩子與父母的權力爭奪;復仇,孩子對父母的殘酷懲罰;無能,人世間最慘痛的懲罰。”

怎樣建立并保持和諧的親子關系呢?韓冬梅認為,父母的真心陪伴讓孩子身心愉悅;父母平和穩(wěn)定的情緒是孩子心理的“定海神針”;父母良好有效的溝通方式是親子和諧的保證。所以,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她建議家長要成為孩子人格的榜樣、孩子的知心朋友。陪伴孩子不是時長,而是有效,每天試著做到6個“一分鐘”傾聽、示愛、贊美、鼓勵、參與、矯正。

“疫情期間孩子宅家,高質量的陪伴便是最好的課程,餐桌也是課堂?!表n冬梅說,疫情期間親子相處時間很多,營造好的陪伴氛圍很重要,家庭成員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學會讓情緒從適當?shù)墓艿泪尫拧S捎谑芤咔榈挠绊?,大人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不適,家長也需要舒緩心情,這時候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盡量不把負能量、壞心情傳遞給孩子。

要想孩子不沉迷手機,父母要以身作則

居家學習時,有個東西叫手機,“要么是你拿起了手機,要么是手機自己跳到了你手上”……隨著居家學習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的學生自律性降低。原來“嚴防死守”的手機上網(wǎng),孩子們可以名正言順地擁有,動輒以上課為名沉迷在網(wǎng)絡游戲中,手機變得讓家長又愛又恨。

“美其名曰‘上網(wǎng)課’,結果各種趁機玩手機、打游戲,一不留神就去刷視頻。這可怎么辦?”西安家長章琳面對孩子玩手機也束手無策,上課之余孩子不愿下樓,就一門心思想著手機,為此她常常和孩子發(fā)生激烈沖突。“國家啥時候把手機游戲取消就好了!”陜南農(nóng)村的老范恨恨地說,他上小學的孫子天天拿著手機打游戲,東躲西藏,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馬上要復課了,家長如何做到讓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

“由于行為慣性的影響與開學后的學習要求相抵觸,孩子會感覺不適應,甚至是痛苦的,因此消極情緒隨之而來,出現(xiàn)假期綜合征:拒絕上學,賴床厭學,上課睡覺,作業(yè)拖沓,沉溺手機,情緒煩躁?!表n冬梅說,當務之急是孩子手機的有效管理,手機的過度使用與沉迷是孩子精神狀態(tài)不良的首要原因。

她建議,孩子手機的使用要做好家庭管理,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監(jiān)督與指導下,可以科學地使用手機。關鍵是家長對孩子的手機管理,是一個靈活的、科學的指導和管理過程。這個過程一旦成功,這對孩子使用手機,對他的生命、生命價值、成長都是有利的。父母要以身作則,取得話語權。父母要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在孩子面前讀紙質書;父母不用手機做娛樂;晚上8點后父母率先關機;父母在家的時候,只用手機做通訊。協(xié)商形成親子契約,在孩子心情平靜時開一個家庭會議:我們全家都要為準備開學和復工做準備了,都要由休閑狀態(tài)轉化為工作狀態(tài),所以都要自動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手機使用時間根據(jù)孩子使用情況每天減少一點,實行漸進式管理:從晚上8點關機開始,將手機放到手機袋里,保證睡眠,白天打開;三天后,進一步上午下午各一小時,限時使用手機;一周后,上午下午各半個時,限時使用手機;兩周后,周末使用手機,慢慢改變全家人的行為模式,達到目的。

2月中旬,漢中市漢臺區(qū)的余先生和愛人早早復工,上初二的兒子一個人在家上網(wǎng)課。為防止孩子玩手機,他們和孩子“斗智斗勇”。要求孩子上課必須在家里的監(jiān)控攝像頭范圍內,他們上班隨時打開手機就能查看孩子學習狀況。針對復工家庭孩子獨自上網(wǎng)課的手機使用問題,韓冬梅稱,除了在家里營造良好的氛圍,孩子要有一個好的意識和習慣,還要和孩子協(xié)商?!安荒芏沤^他玩游戲,但上課期間不能玩,下班回來他得給你說學習內容、效果,據(jù)此自己決定玩多長時間。”家長一定要知道娃玩的是什么?,F(xiàn)在很多家長不知道娃玩的是什么游戲,不參與孩子這些事情,一定要改變。

近期,陜西省各地中小學大部分學段已陸續(xù)開學,“神獸”歸籠了,家長們終于可以放松身心了??擅鎸Α俺L假期”里和孩子相處發(fā)生的那些問題,家長也很有必要深入反思和改進,也許這才是網(wǎng)課帶給他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