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要想扭轉局面,真正實現(xiàn)夯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就必須進行全面的考試改革。那么,怎樣才能使考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真實反映課程改革的成果,讓夯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至于成為一句空話,這是值得教研部門、試卷命題者深思的問題。筆者從目前的命題現(xiàn)狀,改進措施及命題的效度、梯度、溫度幾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效度——根據(jù)課程內容設置范圍,全面考核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一張試卷是否能真正起到檢測、選拔學生的作用,與命題的效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1.根據(jù)課程內容設置范圍

考試范圍應不超出課標要求,要盡量表述得簡單明了,不要繞圈子,要讓學生能夠讀明白,還要堅持標準,不送人情分。例如,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落實寫字訓練是對學生意志、品格、習慣等非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揚,意義非常深遠。在寫字的考核方面,我們多年來一直將畢業(yè)考卷,及其他年級教學質量檢測試卷的書寫成績定為3分,并將分值明確標注在試卷得分欄上??上У氖牵u分標準沒有羅列在試卷上,只是簡單地出現(xiàn)在參考答案中。如果能根據(jù)每個年級的書寫要求,給出明確的評分標準及提醒,就能夠起到引導師生加強書寫練習的作用。

2.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為命題者要清楚地認識到命題直接影響著一線教學的方向,命題時要立足教學常態(tài),引導廣大教師擺正“教”與“考”的位置,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應將筆試前的朗讀、口語交際考試成績按照一定的比例納入總分中,以此杜絕朗讀、口語交際考試大送分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就要落實學生的朗讀指導,認真上好口語交際課,真正提高每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樣一來,就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了。

二、梯度——遵循學習規(guī)律,體現(xiàn)學段要求

1.遵循學習規(guī)律

方塊字學習跟其他語言文字的學習有著截然不同的規(guī)律。因而,試卷中應該盡量減少,甚至不再單獨設置字、詞、句等單項考核題目。當前,學生的母語水平呈下降趨勢,習作中錯別字增多,這與平時的練習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語文基礎知識應在“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進行考查,“閱讀理解與運用”部分則無需再出現(xiàn)類似的題目了。

2.體現(xiàn)學段梯度

教學需要體現(xiàn)學段要求,評價也應如此,否則就會造成教學與評價的脫節(jié),更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教學偏離正常的軌道。一方面,語文題目要難易適中。有一般學生能夠順利完成的基礎題,有注重綜合運用難度稍大的題目,還要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甄選性題目。另一方面,題目要體現(xiàn)學段教學要求及學段梯度。例如,在閱讀理解方面,低年級以簡單的內容理解、適當?shù)膬r值判斷為主要考核方向;中年級開始涉及段式結構、段落大意、寫作順序等內容;高年級偏重表達效果、布局謀篇等,還要對人物或事件進行判斷和評價,理清寫作順序,感悟段式結構。

三、溫度——表述簡明親切,豐富文本類型

一份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的試卷,會讓學生備感親切,拿起筆來身心舒暢,從容作答。

1.表述簡明親切

命題要盡量人性化一些,語言表述要簡明親切。近年來,各種檢測試卷都會有卷首語,以面對面說話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提醒和鼓勵,有效拉近了學生與試卷的距離。除此之外,還用第一人稱設置題目要求:“我會看拼音并能正確規(guī)范地寫漢字”“我會區(qū)分下面的生字并能正確組詞”“我是閱讀小能手”“我是病句好醫(yī)生”等,這樣的表達方式比冷冰冰的“看拼音寫詞語、給形近字組詞、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修改病句”等多了一份親和力,無形中就拉近了學生與試卷的距離。

2.豐富文本類型

豐富文本類型是指閱讀理解的選文要注意文體平衡,既要有文學類文本,如敘事記人、童話等,也要有議論文、說明文等,以此引導學生拓寬閱讀視野,打破目前敘事類文章獨占鰲頭的局面。即使是常見的寫人記事類也應盡量選取最近發(fā)生的、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喜聞樂見的文章。如他們感興趣的明星軼事、動漫故事、球星、網游介紹等。作為學生,如果在考試時讀到此類文章,心情絕對不是一般的好,自然會以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反復思考作答。

考試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經過多年的命題改革,語文教學的路越走越正,整體質量穩(wěn)步上升。我們相信,通過命題改革能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能進一步引領廣大一線教師積極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為全面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找到切實有效的思路與對策。

作者單位 安徽省靈璧縣教育體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