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教研室王英梅:用熱愛和執(zhí)著努力逐夢
作者:楊 樂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15:02:11 來源:教師報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她的教師夢,在八歲那一年,被一位知識豐富、美麗善良的年輕女教師杜清麗所喚起……“如果我是杜老師,那該多好啊!”懷著這樣的夢想,王英梅幾十年來,一直奮戰(zhàn)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用“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踐行不忘初心、奮力前行的美好誓言,書寫了一路芬芳、一路收獲的教育夢想!
在講臺上綻放青春
16歲那年,王英梅如愿考上了大荔師范,在心中縈繞了無數(shù)遍的“如果我是一位老師”終于變成現(xiàn)實了!畢業(yè)以后,她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工作崗位。但是,由一名好學生變成一位好老師,談何容易。其中的挫折、淚水自不必說,然而不管怎樣,憑借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教學工作的執(zhí)著,王英梅就像古詩所描述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1997年,王英梅被評為陜西省教學能手,1998年9月,王英梅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捧著紅彤彤的證書和沉甸甸的金色獎章,她沒有陶醉,而是像汪國真在《榮譽》一首詩中所說:“獎牌是一陣風,金杯是一陣雨,跋涉才是太陽呵,永恒地照耀,心靈的土地?!痹讷@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之前,同年5月,王英梅所任教的云棋小學將參加陜西省教師素質展示,重任在肩,她不敢有絲毫懈怠。與此同時,王英梅8歲的兒子因支氣管炎未得到及時醫(yī)治,引發(fā)了肺炎,需吊針5至7天。丈夫在外工作,公公去世,婆婆遠在成都趕不回來,家中除了兒子還有一位80歲的奶奶需要照顧。該怎么辦?所教的六年級學生面臨畢業(yè),教師素質展示還有大量的說課稿需要修改熟記,生活和工作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作為教師、母親、妻子,王英梅哪一樣都不能放棄和放松。白天上課時一絲不茍地給學生復習功課,下課利用一切時間修改說課稿;晚上請護士來家里給兒子打吊針,守護在兒子身邊,讓他感受到母親的關愛。人常說:“再苦再難的日子,挺一挺就過去了?!眱鹤硬∏楹棉D,畢業(yè)考試圓滿結束,7月18日,陜西省教師素質展示那一天,她的語文說課也完美呈現(xiàn)。王英梅回憶道:“說課時,觀眾席上沒有一點聲音,靜得像午夜的廣場,我繪聲繪色的說課聲回蕩在會場的每一個角落,說課完畢,那經久不息的掌聲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勵!”
厚積薄發(fā),閱讀陪伴一生
職業(yè)追求的基礎是不間斷地學習提高,厚積才會薄發(fā)。王英梅自幼愛好讀書。父親是解放前的老牌師范畢業(yè)生,用讀書看報引領王英梅多讀書、讀好書,讓她從小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師范三年,王英梅閱讀了三年。大荔師范的圖書室是她魂牽夢縈的地方。由買書變成了借書,免費讀書、讀好書的驚喜,更是讓她如饑似渴:《福爾摩斯探案集》《悲慘世界》《傲慢與偏見》等一本又一本的世界名著讓她樂不思蜀。
從師范畢業(yè),閱讀伴隨至今,從未間斷。要做一位好教師,語言必須過關,簡潔流暢、準確到位、生動形象的語言是基礎。怎么維持標準的語言表達能力,惟有閱讀。怎么能夠有效閱讀?讀好書,讀有文化底蘊的書。在讀書的選擇方面,放在床頭十幾年的《紅樓夢》伴隨著王英梅走過了整個名師成長史。
初心永駐,熱血踐行教育夢
30年來,王英梅把自己最燦爛的年華奉獻給了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作為教師,她帶著其他教師一起干,她主動接手紅樓小學年年全鎮(zhèn)倒數(shù)第一的一個班,一個學期下來,由倒數(shù)第一變成正數(shù)第一!作為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她一干就是十年。帶領小學語文教師研讀《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編寫課程標準解讀文稿,把學段標準細化到年級、到冊、到單元、到課時,真正打通課程標準到課堂教學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課堂教學倡導:“以學為主—目標達成—目標檢測”的有效教學框架模式。在全縣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鼓勵學生記寫讀書筆記。
自2016年至今,大荔縣已連續(xù)六年開展校長教師寒暑假全員培訓工作,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工作,累計培訓校長教師60000余人次。2017年,王英梅擔任教研室科研組組長,負責大荔縣教師培訓培養(yǎng)、校本研修、課題研究、成果申報等工作。
在教育戰(zhàn)線這片熱土上,王英梅初心不改,一生追尋教育夢。用勤奮鑄就輝煌,用奉獻書寫崇高,用創(chuàng)造點染滿園春色,用柔腸鐵骨鑄就一代教育人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