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就上AI(人工智能)課”“AI啟蒙課學思維、學英語、學美術”……從去年開始,北京家長安華發(fā)現(xiàn),為孩子報名上AI啟蒙課程成了身邊家長的新“風尚”。

與少兒編程等關于AI技術本身的課程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見的AI啟蒙課主要是借助AI互動技術,以學前兒童為主要對象、以錄播課形式為主的多學科啟蒙課程。

多名專家和業(yè)內人士表示,雖然AI+啟蒙教育是值得期待的發(fā)展趨勢,但真正發(fā)揮出AI為啟蒙教育賦能的潛在優(yōu)勢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AI只為外衣?

技術賦能啟蒙教育還有很長的路

“AI+啟蒙,不僅能讓兒童對現(xiàn)代技術產生一種感受和體驗,也能讓我們的孩子在語言、邏輯思維發(fā)展的敏感期,通過AI技術擁有一個好的互動對象,一個陪伴者、學習者和玩伴,這對孩子的生長發(fā)展,包括未來的自主學習都有著積極意義。”在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茅紅美看來,隨著AI技術和工具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處于起步階段的AI啟蒙教育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鐘柏昌分析認為,AI啟蒙課具有前期開發(fā)成本高、邊際成本遞減的特點。與早教啟蒙課相比,AI啟蒙課不僅打破了時空限制,還能以較低的價格讓更多家庭享受標準化課程服務。

雖然AI+啟蒙教育有豐富的想象空間,但記者通過測評發(fā)現(xiàn),不少冠以“AI”頭銜的啟蒙課程主要是以錄播課或動畫片的單向傳授方式展開,互動性并不突出。

“這些課程的所謂互動主要體現(xiàn)在隨堂檢測、學習報告生成環(huán)節(jié),其本質是與直播課相區(qū)別的錄播課?!眴⒚山逃龢I(yè)內人士林亦峰表示,目前,“AI啟蒙課和真正意義上的AI+啟蒙教育存在不小的差距”。

交互設計還不完善、人機交互很難深入、情感交互缺乏……“這些對學齡前兒童而言是一個重要缺失?!辩姲夭f。

林亦峰表示,要讓AI啟蒙課程真正在功能上實現(xiàn)交互,而不僅僅是環(huán)境和氛圍上的烘托渲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適合兒童嗎?

幼兒應在真實世界里探索、感受和體驗

形式多樣、內容有趣,在采訪中,不少家長對AI啟蒙課程豎起了拇指。

但在茅紅美看來,給孩子報名AI課程,家長需謹慎?!笆紫?,在線教育并不符合學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其次,這些AI課程的內容、質量還需相關部門為家長做好監(jiān)管、把好關?!泵┘t美說。

作為在線教育的細分產品,用眼健康也是外界對AI啟蒙課程關注的一大重點。

最近,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提出,幼兒連續(xù)使用電子產品應不超過15分鐘,兒童單次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AI啟蒙課程時間都控制在15分鐘內,但這只是單科時間。鐘柏昌說:“如果家長不能合理選擇學習時間和控制課時總量,孩子每天面對屏幕的時間和密度將大大超出合理范圍?!?/p>

此外,盡管不少APP配備了護眼功能,如當兒童的眼睛與屏幕小于一定距離時,會暫停播放,提醒兒童調整姿勢,但現(xiàn)實中,如果缺少父母的陪伴監(jiān)督和科學調配,這些技術層面的設計也很難奏效。

選最有名的?

課程同質化之下的不良生態(tài)

“AI課太多了,不知道怎么選時,只能選有名的?!痹谡劦綖楹谓o女兒選擇某頭部AI啟蒙教育平臺的美術課程時,安華解釋道。

“說實在的,AI啟蒙課程太多了,而且內容高度同質化,家長很難在第一時間就判斷出誰好誰差?!绷忠喾逄岬?,為了給孩子選出一門不錯的啟蒙課程,有些家長會花費大量的機會成本去做挑選,“一般至少得給孩子上兩三周的課程才能體會出差異,但是目前AI啟蒙課程一般都是按年度收費,退費也并不容易?!?/p>

觀察一些AI啟蒙課的廣告,廣告詞單一、同質化程度高、產品核心價值模糊等是共同特點。

“這些洗腦廣告只是為了讓大家對品牌形成認知,很少介紹自己的產品特點和價值?!痹诹忠喾蹇磥?,這不僅從側面體現(xiàn)出當前AI啟蒙課市場的同質化和低水平競爭,也折射出整個K12在線教育市場的“痛點”,“因為在教研、課程內容上沒有顯著差異和突破,大家只能陷在營銷戰(zhàn)里,看誰的聲量更大”。

當前,在校外培訓整體面臨強監(jiān)管的合規(guī)化過程中,相較于監(jiān)管對中小學校外培訓在課時收費標準、退費方式、師資等方面的明確要求,AI啟蒙課程所屬的學前教育培訓市場暫時處于一定的窗口期,尚未有針對性的監(jiān)管意見和相關法規(guī)。

雖然“靴子”還未落地,但作為從業(yè)者,林亦峰表示,由于擔心可能出現(xiàn)的合規(guī)風險,目前已有不少教育機構暫停了課程研發(fā)進度。

茅紅美也建議,企業(yè)和高校等研究機構應加強合作,在尊重學前兒童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課程開發(fā)?!俺鲇谀芰蜁r間精力等原因,再加上培訓機構的營銷導向,讓家長去做把關人是很難的。要加強監(jiān)管和規(guī)范,通過第三方監(jiān)管機構對課程效果進行監(jiān)測評價。政府、企業(yè)和研究部門聯(lián)手來做好這件事,合力營造一個比較健康的市場環(huán)境。”茅紅美說。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