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拉薩阿里地區(qū)高級中學的師生們載歌載舞,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粗粡垙埣冋娴男δ?,該校副校長任康元的思緒回到了2019年的8月19日——那天是2022屆高一新生入學報到第一天,學校插上彩旗、掛起橫幅,熱情歡迎由警車護送到校的學生。那些天的一幕幕場景,任康元歷歷在目……

五天前的2021年8月14日,對拉薩阿里高中教師李晨光而言,是個特別的日子。“兩年前的今天,我離開妻女和原工作單位,來到雪域高原開啟了援藏之旅……”

任康元、李晨光都是陜西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中的一員。2019年7—8月,來自陜西18個市縣學校的20名援藏教師來到西藏,集中援助拉薩阿里高中。兩年來,援藏教師們發(fā)揚“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身為雪域高原的園丁,只為澆護格?;ㄩ_,培育阿里英才。

今年51歲的任康元,工作以來幾乎沒離開過陜西省西安中學。組織選派他援藏時,他清楚自己肩頭的責任,但是,當目睹了持續(xù)一周的新生報到場面后,他對教育援藏的意義和使命更加明晰了。

在報到現(xiàn)場,任康元問一位警察:“各縣學生報到為啥還用警車護送?”警察回答:“這些孩子都是縣上的人才,我們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平安送到學校。”那位警察的話說得任康元心頭一振:眼前這些身形瘦弱的孩子,是阿里未來的希望!

拉薩阿里高中的學生全部住校,由于親人不在身邊,學生生病后只能找老師,因此,帶學生到醫(yī)院看病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常態(tài),為學生墊付醫(yī)藥費司空見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任康元多方奔走,最終與自治區(qū)第三醫(yī)院達成協(xié)議:醫(yī)院為學生看病掛號提供方便,學生不用交住院押金,出院時,醫(yī)院和阿里醫(yī)保辦進行結算,個人賬戶資金由學校提供擔保。援藏教師唐潤弟說,就醫(yī)“綠色通道”的建立,使生病學生能夠及時得到醫(yī)治,極大地降低了肺結核等傳染病在校內傳播的風險。

阿里地處邊境,學生德育尤為重要。為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該校策劃建立了系列德育教育陣地,設立德育室、禁毒教育室、國防教育室和心理咨詢室,成立德育研究會、實行班主任職級制,開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讀本,帶領學生到內地參加夏令營開闊眼界……這背后,凝結著任康元和同事們群策群力、傾心盡力的心血。

“由于農(nóng)牧民家庭的學生居多,去年‘停課不停學’期間,很多學生為了上課,要走好幾個小時才能找到有信號的地方。”任康元告訴記者,一次線上教學中,有個學生視頻回答問題時,老師發(fā)現(xiàn)他整張臉上布滿了凍瘡,詢問原因時,他難為情地用羊皮襖袖子擋住了臉。原來,有信號的地方距離他家步行需要四五個小時,早上他趕著牛群出門,在有信號的地方上完課,再趕著牛群回家?!鞍⒗锏拇杭?,白天氣溫都在零下,坐在野外上課,臉上出現(xiàn)凍瘡也就不難理解了……”任康元說,“每每想到這個,我就覺得我們援藏教師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任重道遠?!?/p>

在日常工作中,李晨光發(fā)現(xiàn),班里學生僅有的課外讀物竟是一本《優(yōu)秀作文大全》?!耙粋€班只要有60本書,就可以保證每個學生同一時間人手一本,在班級內部流轉,每個學生就可以讀60本書……”李晨光說,“如果每個班都能有一個圖書角,每學年班級之間圖書互換,那么三年里每個學生就有機會閱讀180本書,這一定對他們的學業(yè)和人生有幫助?!苯ㄔO班級圖書角的想法隨即萌生。

2019年11月17日,第一個圖書角在高一(1)班建立。李晨光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動態(tài),很快,他收到了各地朋友捐贈的600余本圖書。沒過多久,高一年級8個班都有了圖書角。漸漸地,一個更大的計劃在李晨光心頭萌生:將班級圖書角組建成學?!俺抗鈺荨?。

于是,向學校申請了大教室、借來了書架,又通過校領導籌集了1萬冊圖書后,李晨光自費購置了圖書管理軟件、條碼打印機和熱敏紙,自學中圖分類法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制訂圖書編排規(guī)則,著手進行書籍的分類、編碼和上架。歷時兩個月,“晨光書屋”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閱覽。目前,書屋有近4萬冊藏書和可以同時容納120人的閱覽室,還有多媒體投影儀可供教師授課、組織讀書活動。

“‘晨光書屋’的成立,既是物質援教又是智力援教的一次嘗試。”李晨光說,希望這點“星星之火”能點燃一屆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即使將來我們離開了,它仍然能為書香校園建設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p>

沒來之前,援藏教師王運濤、謝華利、王英,分別在2014年、2017年和2018年進藏旅游過,“世界屋脊”獨特的自然景致和風土人情,給他們留下了美好記憶。于是,援藏通知一下來,他們就踴躍報名,并如愿成為援藏教師團隊的一員。

“2018年的時候,我被公眾號上一篇介紹我們長安本地援藏教師的人物報道吸引住了,這位同行的事跡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本來就對西藏充滿向往的內心更加充滿了期待?!蓖踹\濤說,彼時,他心中的那一團理想的火焰燒得格外熱烈,沒想到半年后機會就來了,“我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一名援藏教師,一踏上這片土地,我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然而上了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之后,我理想的火焰瞬間只剩下一點火星了……”那一節(jié)課,因為教學中涉及加減乘除運算,王運濤臨時決定抽查乘法口訣,想著了解一下學情,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全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背不下來。

學生底子薄弱的現(xiàn)實也讓謝華利一度有些氣餒,但她很快認識到:藏區(qū)學生從小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接受知識的程度,不能用評價內地學生的標準來衡量他們。于是,謝華利調整了教學思路和方法,從基礎知識入手,循序漸進地講授歷史課。

王運濤也一樣,他采取了兩條措施調整課堂教學。第一,主動接近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王運濤利用課余時間走近學生,虛心請教他所不知道的風俗習慣;學生們則對他這個“外來客”充滿了好奇,問東問西。一來二去,他們之間就變得越來越親。第二,課堂上進行一些教學探索,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當學到‘三角函數(shù)·正余弦系數(shù)’一節(jié)時,課后有個練習題是嘗試測量不可到達建筑物的高度,于是,我想方設法從校外單位借來了測量設備,邀請專業(yè)人士來到課堂指導學生測量學校旁邊山峰的高度?!蓖踹\濤說,如此一來,學生就知道了數(shù)學不只是一些數(shù)字和運算,它還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周遭事物,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自然就越來越濃厚了。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人總是要有一點境界的,人總是要不斷奮斗的,人總是要有所奉獻的——我愿意做這樣的一個人?!边@是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5702完全中學教師張衛(wèi)軍援藏申請中的一句話。

2016年8月13日,張衛(wèi)軍隨同陜西省第一批“組團式”援藏教育團隊抵達拉薩阿里高中?!爱敃r學校的基礎設施還不是很完善,條件比較艱苦。”張衛(wèi)軍說,上班第一天他就和年級主任忙活到了午夜,“主任拉著我找了一家面館,我們邊吃邊討論年級組建事宜?!蔽迥陙?,這位信息技術老師一邊承擔學科教學,一邊負責智慧校園建設,忙并快樂著。

在拉薩阿里高中,像張衛(wèi)軍一樣,杜紅星、張立彬、李勇、劉崇娟等也都是連續(xù)參加了兩批援藏的教師。談及這種選擇的初衷,今年已經(jīng)50歲的杜紅星只說了一句話:“對這里有感情了……”

帶著感情來援藏,英語教師閆健的兒子卻認為他爸爸“沒感情”——2019年8月,閆健和在衛(wèi)生系統(tǒng)工作的妻子,撇下剛剛中考完的兒子,踏上了援藏之路。兩年來,上高中的孩子獨自生活、學習,承受著同齡人少有的孤寂。“最近因為防疫要求,我輪休回不去,他就一氣之下把我的微信拉黑了……”閆健說,他也想陪伴在即將升入高三的兒子身邊,只是“責任在肩”,不能辜負了組織的信任。

寒來暑往,在拉薩阿里高中的三尺講臺上,陜西援藏教師們牢記使命,不辭辛苦。張立彬感慨,當年春天冒雪在校園里栽下的樹,如今已枝繁葉茂?!爸耙恢遍L勢不好的大葉女貞,經(jīng)過大家的精心管護,今年竟然開了花?!彼f,“我想,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假以時日,他們終會成為阿里地區(qū)發(fā)展的有用之才、建設新西藏的骨干力量?!?/p>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