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會是在黨組織的領導和團組織的指導幫助下,依照法律、學校規(guī)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開展工作。文章通過對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中主要問題的梳理,闡述了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的方向,以期能把握住學生會組織力構建的內在邏輯,優(yōu)化學生組織力提升的發(fā)展路徑。高校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會的組織力,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應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建立良好的學生會組織體系與平臺,堅持學生會組織管理的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會整體效能,打造富有內涵、特色鮮明、清朗和諧的校園學習風氣。

[關鍵詞]高校 學生會 組織力 提升路徑

基金項目:榆林學院輔導員科研項目“高校二級學院學生會的建設與管理——以榆林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20SZ06)。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高校學生會面對新的歷史條件與時代使命,需要創(chuàng)新學生會組織改革機制,明確學生會組織職能,提高學生會組織力。學生會組織力建設則要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要代表學生利益,服務全體學生,將立德樹人宗旨落實到位。高校學生會要團結和凝聚好高校大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青春力量。

高校學生會組織力提升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在高校學生會組織管理中,大學生是被管束的對象,大學生缺乏對學生會組織工作的參與熱情,這導致學生會組織力低效,能動性不強。高校學生會作為學生組織,其是維系大學生與高校治理之間的一個紐帶,組織大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參與各項活動,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會組織力具體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會自身組織力的提升;二是對外部環(huán)境組織力的提升。對學生會自身組織力的提升,要明確學生會的愿景目標與現(xiàn)實任務,加強對組織內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如加強精神力教育,使組織成員能夠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打造協(xié)同奮斗的學生會組織。加強領導力教育,學生會成員要依托學生會,使大學生獲得正確的認知和定位,科學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加強結構力引領,在學生會組織體系建設方面做好資源配置工作,健全學生會組織制度,提升學生會組織運轉效率。

學生會在外部環(huán)境組織力的提升方面,要發(fā)揮組織成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成為大學生群體的榜樣,積極服務廣大學生。學生會要代表最廣大學生群體的利益,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優(yōu)秀的服務,維護廣大學生的正當權益。另外,學生會成員要具備動員力,能夠結合校內工作及學生活動,利用自我影響力、號召力來動員其他學生參與活動,把握好學生群體的思想輿論動向,能夠做到及時糾偏。需要強調的是,學生會組織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會可以通過自身的建設更好地服務外部環(huán)境。學生會組織成員只有不斷提升自我組織力,才能更好地團結學生、動員學生,更好地服務廣大學生,推動學生會組織工作邁向新臺階。

制約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的主要因素

1.學生會組織成員政治素養(yǎng)有待提升

學生會代表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學生工作。筆者在對學生會成員思想、品行、作風等的調研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會成員缺乏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意識,缺失應有的理論和實踐教育能力,學生會培訓工作流于形式,對學生會工作目標、政治性認識不足,未能發(fā)揮學生會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引領作用。一些學生會組織者重活動輕學習,理論水平不高,工作浮于表面,難以領會學生會工作的內涵,循規(guī)蹈矩,無法深入開展學生會工作,降低了學生會服務學生的能力。

2.學生會組織體系不夠健全

學生會相關組織制度多延續(xù)前些年的工作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性,學生會要改革規(guī)章制度,以適應學生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如在評價制度上,單一的學生會組織考核要求與多校區(qū)學生會組織,以及“校院班”三級聯(lián)動機制不相適應。學生會成員的選拔、任免、監(jiān)督、考核體系等不完善,未做到與時俱進,不夠注重對學生會干部德智體美勞的綜合評測與考核。

3.學生會主責主業(yè)落實不到位

一些學生會成員在思想上缺乏政治性,在服務學生方面缺乏引領力、責任感??此平M織的活動很多,但是缺少精品和科學的策劃及落實。一些學生會成員不能以身作則,影響了學生會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助力軍”作用。學生會在面對問題時,不能充分發(fā)揮溝通作用,使得一些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降低了學生對學生會的信任和期待。

提升高校學生會組織力的路徑

1.加強政治素養(yǎng),把握政治方向

高校要積極提升廣大學生群體的政治認同感和學生會組織成員的政治素養(yǎng)。面對學生工作,學生會成員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從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上顧全大局,講政治、勤務實,聽黨話、跟黨走,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與廣大學生群體緊密聯(lián)系,代表和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服務學生。提升學生會組織力,強化學生會成員思想認識,特別是積極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自覺參與學生會工作,將自我融入學生會組織,全心全意服務學生。一方面,學生會成員要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參與思政主題實踐活動,學習和掌握黨的理論,堅定理想、信念,深刻領會黨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自我做起,發(fā)揮學生會干部的示范與引領作用,以實際行動構筑崇德向善的校園風貌。學生會可以引入新媒體,依托網絡媒介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如利用微信群、QQ群、網站等傳播時代精神,向廣大學生推送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作品,豐富校園文化。學生會成員要緊抓網絡育人,全面了解和反映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與傾向,與高校學生工作協(xié)同起來,共筑線上線下學習環(huán)境。

2.圍繞核心任務,提升組織效能

學生會組織力提升的關鍵在組織建設。學生會要從建章立制上結合新時代、新情況,優(yōu)化學生會組織體系與管理機制。如對學生會章程進行改革,進一步細化學生會職責,明晰學生會工作管理制度,引入獎懲條例,細化學生會干部選拔與任免辦法。不僅要將制度上墻,還要將制度落實到位。學生會組織力的發(fā)揮,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體系。根據規(guī)章制度賦權,由制度約束學生會成員,每個學生會干部都要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會工作機制高效運轉。細化組織結構,職責分工合理。學生會工作機制改革要從職責上優(yōu)化自身的組織流程與工作模式,引入“扁平化”理念,細化崗位職責,設定職責范圍。學生會干部要有擔當,要講實效,要對“不作為”干部堅決剝離,為提升學生會組織力奠定基礎。改革學生會組織運行機制,結合高校學生會改革要求及部署,對相關部門進行科學布局。如綜合辦、權益服務部、宣傳部、素質拓展部等,細化各部門章程及工作制度。加強學生會團支部建設,以支部統(tǒng)領各部門工作,規(guī)范學生會內部組織,理順學生會與其他學生組織的關系,引入學生參與、監(jiān)督機制,打造“陽光”學生會。定期組織和規(guī)范學生代表大會,通過學生代表大會制度建設,落實學生會組織工作。建議校級學生代表大會一年一次,主要工作內容是院系、班級團支部成員的選舉、考核與評定。建議院系學生代表大會一年一次,也可以根據需要每學期一次。學生會代表的設定要體現(xiàn)廣泛性,要對學生代表大會選舉結果進行公示,并向上級黨委申請批準、備案。各級學生代表大會中的決議,要向學生代表進行宣講,從而真正發(fā)揮出學生代表大會的作用。

3.以學生為中心,構建和諧校園

學生會工作要圍繞學生展開。學生會組織力的提升可以從三方面進行:一是引入項目制工作模式。高校要結合學生會組織結構體系,明確學生會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學生會工作管理機制,特別是由校級學生會牽頭,對各級學生會組織工作進行申報、指導。各院系學生會通過合作或獨立的方式,圍繞項目申報制訂活動計劃,并將各項學生會工作納入年終考核。通過項目化管理規(guī)避活動任務的煩亂、重復。同時,項目化模式可以結合不同項目,廣泛吸引學生的參與,利用招募志愿者的方式,落實學生會工作目標。校級學生會要結合學校實際,從整體上科學謀劃項目活動,落實學風建設責任制,并對學風工作進行檢查、監(jiān)督,構建良好學風。二是構建學生維權幫扶機制。學生會組織力的提升,在于發(fā)揮其聯(lián)系學生的紐帶作用,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代表最廣大學生發(fā)聲,將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和維護學生正當權益結合起來。如利用網絡、廣播、公示欄等媒介,宣傳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傳達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任務,及時向學生傳遞各項工作、重大決議等;關注思想傾向,扎實推進校園文化輿論引領工作。維護學生正當權益,做好學生的維權服務,聽取和了解學生普遍關注的訴求與問題,以報告的形式提交相關部門,推進各項工作,并作反饋報告。利用微信、微博、QQ等收集和整理學生問題,開展精準幫扶工作。三是提升學生會組織服務力。學生會組織成員由學生代表大會產生,學生會成員要對廣大學生負責。在學生會工作中可以引入學生代表大會監(jiān)督、評議機制,同時對學生會工作進行考核。如開展“透明食堂”“校園安全”“校園學習”等活動,使廣大學生參議、評議學生會工作,找不足,補短板,共筑校園學生會工作新環(huán)境。

4.創(chuàng)新組織模式,提升成員素養(yǎng)

提高學生會組織力,就要將思政工作與人才培養(yǎng)協(xié)同起來,強化學生會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學生會成員整體素養(yǎng)。從學生會組織運行模式上關注思政理論知識學習,增強學生會成員的政治意識。關注學生會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學生會干部選拔程序上,引入“梯度”理念,注重培訓與教育相結合,在學生會崗位管理引入激勵和監(jiān)督機制,將每個學生會成員都納入綜合考評體系。學生會干部選拔要參照選拔標準,嚴格要求,引入“退出制”,讓能者上,劣者下,讓有責任心者上,應付者下,讓真心服務學生者上,自私自利者下。對學生會干部要引入培養(yǎng)機制,設置履歷檔案,對有潛力的學生會干部給予長期培養(yǎng),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對學生會干部進行考核時,要將“學”作為優(yōu)先條件,要提高學生會干部的學習力,使其以良好的成績,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服務廣大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會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學生會成員整體素養(yǎng)建設,通過崗位考核與激勵,將正激勵、負激勵、公平激勵、差別激勵協(xié)同起來,挖掘學生會成員潛能,提升學生會成員責任意識。建議引入“概念+技能”培訓,通過組織文化學習,深刻領會學生會工作章程和組織力內涵。結合崗位技能培訓,規(guī)范學生會工作流程,增強學生會組織凝聚力、向心力。如引入課堂培訓、知識講座、案例剖析、學習沙龍等項目,讓學生會成員、干部都能夠從自學、群學中提高綜合素能。

結 語

學生會要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工作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學生會工作效能和組織力,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肩負時代使命,把學生會打造成為凝聚學生和進行校風、學風建設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楊智博,吳莎.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攻堅的難點和對策[J].教育觀察,2018(13):71-72+131.

[2]高大偉.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與轉型發(fā)展探索——以南京某高校為例[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4):111-112+125.

[3]劉惠玲,石洪凡.項目管理思維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39.

作者單位:榆林學院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