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是對中國共產(chǎn)黨一百年來“優(yōu)異答卷”的高度總結,可以說每一個戰(zhàn)斗過、奮斗過、奉獻過的中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歷史價值。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深有體會。


39年前,我在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開啟了自己的教育生涯。第一次上課時,講課不熟練的我被孩子們圍繞提問時的“歡聲笑語”打動了,這是我愛上教師這一職業(yè)的開始。不經(jīng)意間,我的心里種下了一棵參天大樹的樹苗,深耕了“用知識改變這些淳樸可愛的農(nóng)村孩子們命運”的教育初心。這種初心使命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消逝,且越發(fā)地厚重了。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不斷提醒我,好老師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有多么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教師在課堂上展現(xiàn)的情懷最能打動人,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為了教好這些學生們,我努力“惡補”,30多天通讀了高中數(shù)學所有教材,閱讀了幾十本人大白皮復印資料,寫完了5個筆記本,學生也由開始的不打招呼逃課,到靜下心來聽課;從不屑、質疑,到對我有了“教授級老師”的評價。為了讓學生的成績好一點,我每天早上六點半去學校,備課、聽課、批改作業(yè)、輔導,晚上回家看書學習,一學期下來,我的兩個班的數(shù)學成績平均分全年級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獨創(chuàng)了“編碼復習法”“交流生成式教學法”“網(wǎng)絡化思維導圖復習法”等一系列學習方法,讓學生們學習起來更輕松。

一步步走來,我也從學生口中的“小藺”“藺姐”變成了學生親愛的“藺媽”,初心使命越發(fā)清晰、明亮,這就是真心愛著每個學生。在延安中學,我?guī)н^的學生中很多來自農(nóng)村,這些學生家庭生活困難,我自己出錢給全班的學生每人訂了一份報紙;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沒有生活費,我也第一時間幫助他們;在全國數(shù)學聯(lián)賽報名中,有十多名家庭困難的學生交不起報名費,我主動替他們報了名……為什么這樣做?因為我深知,只有教育,才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當看到已畢業(yè)的學生結伴返校時,當接到學生的祝福電話時,當在街上遇到似曾相識的年輕人喊我老師時……學生無論走到哪里,都沒有忘記我。我已然忘卻了曾經(jīng)的辛苦付出,心間只有滿滿的幸福感。這份幸福感是平常人感受不到的,更是無法用筆墨可以形容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選擇教師這個行業(yè),就是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奔波,但我從不后悔,這是我對教育的情懷,也是我作為教師的價值體現(xiàn)。我做的工作,只是無數(shù)個人民教師和共產(chǎn)黨員每天都在做的工作,只是百年輝煌黨史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但我堅信,一朵朵小浪花最終將匯聚成波瀾壯闊的大江大河,把偉大堅強的中華民族推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睂ξ叶?,學習六中全會精神,就是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銘記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堅持立德樹人,堅守三尺講臺,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中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