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縣“五聚焦五促進”推動師資隊伍建設
發(fā)布時間:2023-08-29 17:04:50 來源:旬邑縣教育局
近年來,旬邑縣堅持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來抓,健全師資培訓機制,深化教研教改梯度,發(fā)揮名師輻射帶動效應,強化教育教學督查視導,深入推進師資隊伍建設走深走實。
聚焦師資培訓,促進理念裂變。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瞄準制約教師專業(yè)成長堵點、痛點,對癥下藥、靶向發(fā)力,建立了“國培引領、省培示范、市培補充、縣培推動”的培訓機制,以“線上+線上”深度融合培訓模式,提供“菜單式+點單式”培訓內容,推動教師培訓工作精準化、常態(tài)化、系統(tǒng)化。以暑期“校(園)長-教師”換血賦能提升培訓、跨學段調任崗前培訓為抓手,內容涵蓋“兩個層面-五個維度”,“兩個層面”即校長管理理念提升和教師專業(yè)成長兩個層面,“五個維度”即黨建引領、學校管理、新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信息安全、財經法律法規(guī)等五個方面內容,通過專家講座、專題報告、示范課引領等方式換血賦能,達到了啟迪思維,碰撞智慧、提升素質的目的,共舉辦各類培訓28場次,培訓教師達到600余人次。完成市級以上教師培訓43人,市級以上校(園)長培訓6人,國(省)培參訓率及結業(yè)率100%。
聚焦教研教改,促進師能拔升。堅持以賽促研、以賽促學,建立全學段分學科定期開展課堂觀摩評比的長效機制。持續(xù)深化教研員業(yè)務提升“五個一”活動,開展聯(lián)片教研、教研指導等活動。各學校以“教研教改月”活動為抓手,常態(tài)化開展“四個課”活動,即名師骨干“示范課”、教學改革“實驗課”、新任教師“匯報課”、青年教師“錘煉課”,引導教師以課堂為主陣地,為練兵場,促進實戰(zhàn)能力的提升。深化課題研究,探索“小課題研究+問題導向式教研”教研新模式,推進“兩個融合”,即課堂教學與教研活動融合,校本研修與課題研究融合,引導教師在教學中研究、研究中教學,實現(xiàn)教研融合、教學相長。2023年度申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10項。以“七項大賽”“六個一”專業(yè)發(fā)展行動為抓手,積極搭建成長平臺,舉辦教師命題大賽、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青年教師崗位練兵等活動,參賽對象覆蓋全學段、全學科,參與人次300多人,96名教師獲縣級教學能手,18名教師獲市級教學能手,4名教師獲省級教學能手,評選縣級少隊輔導員10名,1名教師獲市級少隊輔導員。
聚焦名師引領,促進專業(yè)成長。以泰旬對口支援、西安咸陽優(yōu)質教育學校聯(lián)盟及結對幫扶為載體,開展教學交流與外出學習,精心選派“三級三類”教師外出泰州、西安、咸陽等地學習取經,學成歸來,通過“講座+匯報課”方式,促進學習成果轉化吸收,舉辦講座5場次,匯報課8節(jié)。常態(tài)化開展“名師課堂”“名師送教”等活動,在“愛旬邑APP”開設名師課堂專欄,錄制名師優(yōu)課10節(jié);不斷完善片區(qū)“同優(yōu)共進”機制,開展“馬曉燕”“燕小艷”“呂雅紅”“張玫艷”名師工作室教學交流活動,梁媛工作室示范課活動,參加人次300多人,通過名師輻射帶動,加快教師專業(yè)成長。
聚焦師德建設,促進內驅力爆發(fā)。堅持以黨建為統(tǒng)領,馳而不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深入落實“5333”工作思路,以“5”個會為載體,即師德師風建設動員大會、先進事跡報告會、廉潔從教警示會、黨員教師民主生活會、師德先進模范表彰會,切實抓好“3”項活動,即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師德先進事跡宣講活動、最美師德標兵評選活動,著力推進教育系統(tǒng)師德師風建設走實走深。扎實開展教育系統(tǒng)作風建設集中整治行動,以刮骨療毒的勇氣抓整改,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抓落實,使全系統(tǒng)干部職工徹底摒除“3”種思想,樹立“3”種意識,“3”種思想,即躺平思想、職業(yè)倦怠思想、老好人思想,“3”種意識,即職業(yè)憂患意識、教育質量意識、職業(yè)操守意識。最終在個人成長方面達到“3”美、“3”高、“3”最,“3”美即社會公德美、職業(yè)道德美、家庭和諧美;“3”高,即德高、學高、技高;“3”最,即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師、家長最滿意的教師,學校最信賴的教師。今年以來,先后舉行講述立德樹人故事主題教育作品征集、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師德先進個人評選,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演講賽等活動,參賽教師達200人次,7人獲市級獎,30人獲縣級獎。
聚焦輸血造血,助推高質量發(fā)展。強化師資隊伍“傳、幫、帶、引”作用發(fā)揮,列出教師專業(yè)“成長清單”,制定“三級三類”教師“成長路線圖”,通過“青藍工程”師徒幫扶、“名師種子計劃”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提升工程、薄弱學科專項扶持等方式,實施不間斷、延伸性、跟蹤式幫教,確保“師傅”教得好、“徒弟”學得會。健全師資補充機制,嚴把教師準入門檻,拓展教師補充渠道,建立“事業(yè)編招聘+特崗招錄+公開選調+交流輪崗+高層次人才引進”混合型教師準入渠道,今年以來,事業(yè)招聘53人,交流輪崗校長中層干部55人,提拔校園長及中層管理干部45人,優(yōu)化了校長教師隊伍結構,促進優(yōu)質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全縣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