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往往視寫作教研文章為畏途,可實際上寫作教研文章并不是難事。唐代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蔽膶W作品要以抒發(fā)真情實感來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常要求他們抒發(fā)真情實感,同樣,中小學教師寫作教研文章時,也應注重真實性。

寫作教研文章要研究學情。學情是指與學生生活、學習相關的一切因素,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家庭環(huán)境、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學情是教育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專業(yè)寫作不高深,也不神秘。中小學教師專業(yè)寫作的出發(fā)點完全可以從關注學情開始,以學情為中心,以教育敘事的方式來表達,如實敘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真實而鮮活的故事,并分析這些故事背后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對于鄉(xiāng)村教師來說,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給教師的建議》常常會感同身受。同樣的,教師們倘若堅持把自己從事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情具體而真實地記錄下來,便能得出不錯的教研文章。

寫作教研文章要針對學情研究教情。如何施教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中小學教師最為關心的事情。由于每個班級學情不同,教情也會有所差異。教情既可以是教師施教經驗的總結,又可以是教師教后反思的結晶,但需要注意的是,教情一定要建立在學情的基礎上,不然教師的教便成了空中樓閣、無本之木。

寫作教研文章要注重研究課堂。一線教師要摒棄輕視寫作教學文章的傾向,要敢于并善于寫作教學文章。同時,我們要樹立一個觀念:教研與教學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一定程度上講,課堂就是教研,教研就在課堂。課前,教師可以基于學情和教情去研究、去寫作;課后,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思考、去寫作:一是記錄課堂教學的過程,反思教學,總結得失,二是記錄教學感悟,可以聚焦教學中某個具體的問題,聯系教學原理以及教材和課程的理論去寫。當然,課情不僅專指課堂,而且包括課程和課本等,因此,研究課情不僅要研究課堂,進行針對性反思,還要研究課本和課程。例如撰寫語文學科的教研文章,解讀教材中的文本是專業(yè)寫作不可忽視且最容易下筆的角度,如果在此基礎上加入切合教情和學情的研究結論,文章便更為完整了。

寫作教研文章要注重研究考情。曾經有教師說,研究高考是生存之道。這話不無道理。如今,根據教學評一體化的要求,在新課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形勢下,研究考試具有新的意義和價值。就新高考而言,新高考所改革的內容都可以作為教師寫作教研文章的方向,與實際的教情、學情、課情緊密結合,教研文章會更有現實意義。

最后要強調的是,寫作富有真情實感的教研文章還要善于向一線的名師名家學習,汲取他們好的經驗和方法??梢酝ㄟ^閱讀專業(yè)期刊,關注和借鑒優(yōu)質文章,多讀多寫,取長補短。長此以往,教研能力和寫作水平定會逐步提高。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岐山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