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有言:“凡讀書,須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p>

宜川縣第二小學堅持開展每日晨讀,引導學生自覺、自主晨讀。早晨學生們大聲朗讀,熟讀成誦,增強了記憶,培養(yǎng)了興趣,同時也養(yǎng)成了積累的好習慣。學校勇于探索、不斷實踐,本著“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理解文本感受意蘊、啟迪思維陶冶情操、熟讀成誦增強自信、涵養(yǎng)情思指向素養(yǎng)”的晨讀目標,開發(fā)出“六有晨讀法”,讓學生徜徉于充滿魅力的語文人生。

有儀式,讓晨讀更有氣勢

走進校園,瑯瑯書聲,墨香四溢。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形式晨讀,或花園或長廊或樓道或教室,可均分小組,可全班集體,也可自愿組合,他們一行、一列、一個方陣,輕輕捧起課本,專注專心大聲晨讀,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表情隨著晨讀的內(nèi)容而變化。二年級學生傳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聲情并茂的朗讀充滿了對草原的無限向往與贊美;四年級學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讀出了古詩的語言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背誦則更是氣勢恢宏,聲音響亮。滿滿的儀式感,濃濃的晨讀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老師們也不由得被感染了,共同沉浸在漢語言文字的美妙與幸福之中。

有選擇,讓晨讀更有價值

對于語文學習而言,積累的價值不可小覷。學生通過晨讀背誦汲取的是文學精粹,是最有價值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在此過程中積累語言、積淀文化的同時,也會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晨讀的內(nèi)容是一篇篇文質兼美、生動傳神的課文;背誦的內(nèi)容是課文必備篇目、精彩片段等,這些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同時,能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有選擇地晨讀、積累、背誦,能讓學生讀得更深入、更投入,感受到更多的晨讀樂趣,豐實學生的語言存儲量,并使之運用于今后的語文實踐中。

有方法,讓晨讀更有魅力

小學階段學生的記憶力很強,只有老師教給學生晨讀、背誦的方法和技巧,學生熟讀成誦并不是什么難事。晨讀方法:要求學生一是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二是讀流利,會斷句、會停頓、會把控節(jié)奏;三是讀進去,能有感情地、用心體會、情感充沛地讀。背誦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的構詞特點、運用規(guī)律,理解其表達的意思、特點等,背誦就會特別簡單。課后習題中的第一題大都指向朗讀要求,朗讀要求貫穿于讀、想、誦,實現(xiàn)讀想貫通、讀誦貫通,旨在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積累,豐富學生的想象,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晨讀、誦背就會如行云流水。如課文《大自然的聲音》,要求背誦第2自然段,本文采用先總后分的寫作方法,寫出了“微風”和“狂風”的特點,對仗工整,對比鮮明,學生只要了解了語言表達的特點和形式,就能在理解中快速記憶。

有落實,讓晨讀更有意義

學校針對每日晨讀落實“三級制”:小組互背互糾、老師逐一檢查、教務處隨機抽查。強有力的晨讀檢查團隊,采用“讀+”的模式,以“課文正確讀、精彩段落背、關鍵語段問、重點詞語用”的路徑,有任務有落實,目標清晰,落地有聲,讓晨讀成為學校開展有效學習的一部分。如課文《葡萄溝》:“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睘榱伺囵B(yǎng)學生的語感,幫助其抓住關鍵詞語,我們圍繞句中的“一大串一大串地”“五光十色”,帶領學生展開想象葡萄品種之多、顏色之豐富等。在讀熟讀懂句子的同時,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表達特點,并適時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試著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當學生在語言表達、口語交際、習作訓練時,曾經(jīng)的積累便有了生命、有了色彩。

有運用,讓晨讀更有指向性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各學段目標的實施與任務驅動下,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和語言經(jīng)驗,形成良好的語感,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嘗試運用到日常的讀寫活動中,增強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增強對優(yōu)秀詩文的積累和梳理內(nèi)容的意識,教給學生積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積累、梳理和運用相結合。提倡日積月累,不貪多求快;提倡熟讀成誦,不死記硬背。學生在每日的晨讀中,實現(xiàn)了學習內(nèi)容的有效落實;在感悟優(yōu)秀文章、古詩詞、精彩片段豐富內(nèi)涵的過程中,其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文化自信在個體語言經(jīng)驗發(fā)展過程中也得以實現(xiàn)。我們緊扣晨讀這一重要契機,結合閱讀課程資源,發(fā)揮其教學價值風向標的重要作用,準確定位晨讀的教學目標,達成“兩個一體”:讀寫一體,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背誦精彩片段、古詩及默寫古詩,寫是讀的升華,學生只有會讀會背,并積累運用,方可能說會寫;讀用一體,語文素養(yǎng)才得以提高。對課文和古詩詞的教學,我們不僅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情感,還要關注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法、運用寫法,巧妙設計語言訓練點,著力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語文素養(yǎng)真正落地。

有評價,讓晨讀更有實效

新課標關于評價建議中提到“過程性評價貫穿語文學習全過程。如讀書、朗讀、背誦、習作等方面的材料,記錄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典型表現(xiàn)”。老師們根據(jù)學生晨讀情況、每日檢查與教務處的及時反饋,及時改進教與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讓晨讀輔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成為學生學習理解課文的源頭活水,從而促進晨讀更有指導性和實效性??梢圆捎玫燃墸ˋ、B、C)評價,也可以定期進行“朗讀之星、積累之星、背誦之星”評選。從語言的精準性、內(nèi)容的正確性、表達的流暢性、積累的廣泛性四個維度進行有效評價,促使學生將晨讀、積累的學習內(nèi)容轉換為一種自覺行為,指向語言表達,激發(fā)學生語言智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并指引學生感受到學語文用語文,生活處處皆語文。

聚沙方可成塔,厚積才能薄發(fā)。積累是表達的基石,背誦是寫作的源泉。宜川縣第二小學將堅持每日晨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促使晨讀與背誦同生共長,悄然融合,互為補充,成就學生健康、活潑、靈動的語文人生!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