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軍士學院的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隊懷揣著對紅色歷史的敬仰和對英雄事跡的追尋,踏上了一段意義非凡的“三下鄉(xiāng)”之旅。軍士學院學員隊隊長劉麟告訴記者,開展2024年大學生暑假“三下鄉(xiāng)”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們走進革命老區(qū),深入了解紅色歷史,感受英雄精神,與當?shù)孛癖娚钊虢涣鳎詫嵺`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走訪革命舊址,重溫英雄故事

學員們首先來到了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紀念地,這些地方曾見證了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們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認真閱讀歷史資料,深入了解歷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他們被革命先烈們的堅定信念、英勇奮斗和無畏犧牲所深深打動,心中涌起一股股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在參觀過程中,學員們不僅看到了革命舊址的歷史風貌,更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深沉。他們被那些保存下來的革命文物、照片和手稿所吸引,仿佛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學員孫曉羽說,這些歷史遺物見證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奮斗和革命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也激勵著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堅定地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拜訪參戰(zhàn)老兵,賡續(xù)紅色血脈

學員們追尋紅色足跡,走進了革命老紅軍的家中,此次拜訪的老兵叫王忠貴。1948年,年僅13歲的王忠貴參軍入伍,隸屬西北野戰(zhàn)軍5045 部隊炮兵十五師第9師改為炮兵第十五師八團一營通訊連,曾任陸軍炮兵通訊排排長。1954年11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退伍還鄉(xiāng)。

參戰(zhàn)老兵講述著自己初入軍營的故事。參戰(zhàn)老兵陳述過程中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澳贻p人就要少抽煙,多去運動,多干實事。年輕人要有朝氣蓬勃,多為國家做貢獻?!备锩宪娙斯膭钪鴮W員們,并將口袋中的糖分給學員們。

在和老紅軍交流時,學員們深入地了解了革命歷史,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他們表示,將以老紅軍為榜樣,努力學習專業(yè)技能,錘煉過硬作風,為祖國的安全穩(wěn)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立誠中學,感悟教育精神

此次“三下鄉(xiāng)”之旅的另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參觀立誠中學。1920年,胡景翼將軍在莊里鎮(zhèn)正式建立學校,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為學校親筆題寫校名——立誠公學,從立誠中學走出了習仲勛等一批進步青年學生,為革命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的人才。在參觀過程中,學員們詳細了解了立誠中學的發(fā)展歷程和辦學特色,感受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教育精神。

在立誠中學,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座談會,與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通過座談,學生們了解了學校在教育教學、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成果和經驗,也感受到了學校對于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此次參觀讓學員們深刻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也讓他們更加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更加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未來的事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

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軍士學院2024年大學生暑假“三下鄉(xiāng)”活動,通過走訪革命舊址、與當?shù)孛癖娚钊虢涣骱蛥⒂^立誠中學等活動,學員們不僅了解了紅色歷史、感受到了英雄精神,還堅定了傳承紅色文化、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信心和決心。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將不斷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