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寒假,綏德縣明德小學以“五育并舉”理念為引領,精心打造“五育十類”特色作業(yè)體系,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融入學生假期生活,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

德育鑄魂:實踐感悟,家國情懷

寒假期間,學校以“紅色教育”為主線,號召家長帶領學生參與“追尋紅色足跡”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走訪綏德縣中小學思政課實踐基地、地委舊址等地,撰寫調研報告、繪制主題手抄報,深化對革命精神的理解。此外,結合“每月一事”德育課程,學生需完成“孝親敬老”“勤儉節(jié)約”等主題實踐任務,記錄家庭勞動與感恩行動,并通過班級群分享心得,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20250303151027412-28-05541.jpg_scale.jpg

智育提質:分層探究,賦能思維  

學校立足“雙減”政策,創(chuàng)新作業(yè)設計,推出“智育分層超市”。高年級學生需完成“家鄉(xiāng)非遺文化探究”項目,調研綏德泥塑、剪紙等傳統技藝的歷史與現狀;低年級則以“生活中的數學”為主題,通過測量年貨重量、記錄家庭開支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數理思維。同時,教師利用寒假研讀教育理論、設計跨學科課程,為新學期“課堂革命”儲備資源。

20250303151100395-71-c865e.jpg_scale.jpg

體育強基:健康打卡,樂享假期  

為落實“健康第一”理念,學校制定“每日運動打卡計劃”,要求學生每天完成跳繩、跑步等基礎項目,并通過視頻記錄上傳班級平臺。此外,結合地域特色,鼓勵學生參與“陜北秧歌”線上教學,將傳統文化與體育鍛煉相融合。開學后,學校將舉辦“寒假運動達人”評選活動,表彰堅持鍛煉的優(yōu)秀學生。

美育潤心:藝術創(chuàng)作,綻放光彩  

美育作業(yè)以“發(fā)現家鄉(xiāng)之美”為主題,學生需通過攝影、繪畫、泥塑等形式記錄家鄉(xiāng)年俗與自然景觀。同學們拿起家中的相機,穿梭于大街小巷,捕捉寫春聯時筆墨暈染紅紙的專注、掛燈籠時暖黃光暈下的喜悅,還有一家人圍坐包湯圓的溫馨瞬間,用鏡頭定格熱鬧年俗。熱愛繪畫的同學則攤開畫紙,以畫筆為媒介,勾勒家鄉(xiāng)冬日銀裝素裹的山巒、波光粼粼的湖面,將自然美景留存。即便沒有專業(yè)工具,同學們也巧妙利用家中黏土,捏出熱鬧廟會、憨態(tài)可掬的生肖形象,用雙手塑造獨屬于家鄉(xiāng)的年俗記憶。在這個春節(jié),同學們用藝術創(chuàng)作記錄家鄉(xiāng)美好,讓藝術之花在家中絢爛綻放。

勞育培根:實踐體驗,成長之樂

勞動教育聚焦“生活技能”與“公益服務”。低年級學生需學會整理房間、制作簡單年菜;高年級則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如清掃街道、義寫春聯、慰問孤寡老人等項目。學校還推出“家庭責任崗”制度,要求每位學生認領一項長期家務,并通過圖文日志記錄勞動過程,培養(yǎng)責任感與成就感。

20250303151141286-32-2506c.jpg_scale.jpg

開學初,學校舉辦“五育十類作業(yè)展”,通過展板、視頻、實物等形式呈現學生寒假成果。副校長周娜表示:“寒假作業(yè)不僅是知識的延伸,更是五育融合的實踐載體。未來,學校將繼續(xù)深化課堂革命,推動‘五育并舉’與‘雙減’政策協同發(fā)力,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探索更多路徑?!?/p>

責任編輯:黃蕊